冷鏈物流泛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它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制冷技術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是以冷凍工藝學為基礎、以制冷技術為手段的低溫物流過程。 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國家必須盡早制定和實施科學、有效的宏觀政策。冷鏈物流的要求比較高,相應的管理和資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溫物流要大。
我國冷鏈物流發展時機已經成熟,冷鏈物流不僅能夠滿足人們對新鮮食品的需求,還能夠使食物在運輸途中盡量減少損失和浪費。雖然說冷鏈物流擁有眾多的優勢,但是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公眾認知度低、原有設備的落后等等。我們將對冷鏈物流行業進行一下“性格”分析。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農產品儲藏保鮮技術迅速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環境和條件不斷改善,農產品冷鏈物流得到較快發展。我國每年約有4億噸生鮮農產品進入流通領域,冷鏈物流比例逐步提高。隨著冷鏈市場不斷擴大,冷鏈物流企業不斷涌現,并呈現出網絡化、標準化、規模化、集團化發展態勢。在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的日益紅火時,優缺點也顯得日益明顯。
1 基礎設施和技術相對落后,裝備條件不足
目前我國發展冷鏈物流的關鍵瓶頸是設施和裝備不足。根據中國制冷學會統計資料,2006年,我國冷藏庫容量約為880萬噸 (折成庫容積約為3800萬立方米) , 而美國2003年冷藏庫容量就達到8848萬立方米。我國保溫車輛約有3萬輛,美國擁有20多萬輛,日本擁有12萬輛左右;我國冷藏保溫汽車占貨運汽車的比例僅為0.3%左右,而美國為0.8%——1%,英國為2.5%——2.8%,德國為2%——3%。 現在盡管我國物流基礎設施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下已有較大的改善,但與我國經濟以及物流產業的發展要求相比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冷凍運輸裝備和技術手段落后,物流信息技術應用滯后,這直接影響著冷鏈物流效率的提高。
2 冷鏈物流市場不成熟,供求不平衡,外包程度低
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發展較緩慢,服務質量不高 目前國內專業化冷鏈物流服務的方式有限,手段原始且單一,缺乏競爭實力,能提供綜合性、全過程、集成化的現代冷鏈物流服務的專業企業的不多, 主要是停留在貨物代理、倉儲、庫存管理、搬運和定向性運輸上。多數從事冷鏈物流服務的企業缺乏必要的服務規范和內部管理規程,經營管理粗放,很難提供規范化的冷鏈物流服務,服務質量較低。
3冷鏈運輸成本過大
冷鏈物流業不能快速高標準發展起來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冷鏈物流的成本過大所致 冷鏈運輸業受國際能源(石油 汽油 柴油)價格的影響因素很大 其次是須留下的 買路錢 所造成的成本壓力也很大 據冷鏈運輸從業人員反映,僅油費 路橋費以及易腐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這 3 項的經濟成本折算,約占所運易腐食品總成本的 70%,在正常情況應不超總成本的50%為宜 無疑,這是給產品增加成本的最大壓力和來源
4 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較低
我國冷鏈物流行業信息系統建設滯后,企業內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術手段都還比較落后,如條形碼技術、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物資采購管理和企業資源管理等物流管理軟件的應用水平較低;此外,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臺極度缺乏,目前以edi、互聯網等為基礎的物流信息系統在我國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5 第三方物流服務不能到位
我國易腐食品除了外貿出口的部分以外,大部分在國內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業務是由生產商和經銷商完成的特別是在奶業界當中,第三方冷鏈物流服務的發展比較緩慢,目前利用第三方物流的乳品企業為數不多,蒙牛 三元 廣東四明燕塘乳業等已在運用和拓展這方面的業務,看來還有待積極培育但就總體的第三方物流來說,能提供綜合性 全過程 集成化的現代物流服務的專業企業不多,目前的狀況主要是以貨物代理倉儲 庫存管理 搬運和定向性運輸為主 冷鏈物流的第三方物流發展十分滯后,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夠健全,大大影響了冷鏈物流的在途質量 準確性和及時性,同時冷鏈物流的成本和商品損耗率很高
6完整獨立的冷鏈體系尚未形成
從整體冷鏈體系而言,我國的冷鏈還未形成體系,無論是從我國經濟發展的消費內需來看,還是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顯,冷鏈發展的滯后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食品產業的發展目前,我國還未建立起一套能監控保障食品從生產 包裝 儲存運輸和銷售(即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狀況的完整體系,缺乏相關的溫度立法,食品衛生法規執行不力,致使食品在整個物流過程中的質量狀況無法得到
7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缺乏具體的可操作的產業政策扶持
冷鏈物流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與支持,目前我國在冷鏈物流產業政策方面還缺少相應的扶持政策,各種法律法規也有待完善。
8冷鏈物流企業之間缺乏信任度,供應鏈上下游缺乏整體發展規劃與協調
由于企業高層領導者管理理念的約束,我國企業大多奉行單打獨斗的原則, 企業片面追求局部效應和短期經濟效益,冷鏈節點企業之間缺乏相互信任和整體發展規劃,行動不能協調一致,這直接導致運營效果不佳,供應鏈整體績效較低。
9 冷鏈物流專業人才缺乏
目前我國從事冷鏈物流研究的大學和專業研究機構還不多,企業層面的研究和投入更是微乎其微,物流人才嚴重匱乏,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術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這嚴重制約著冷鏈物流的發展。
10 冷鏈物流行業標準化問題
國際標準采用比例較低,標準之間協調性差,存在重復和交叉現象,標準的可操作性不強以及標準未覆蓋冷鏈物流全過程冷鏈物流過程涉及原料獲取、冷凍加工、冷藏、冷藏運輸和配送、銷售等諸多環節,任何一個環節上的疏忽都有可能帶來服務“斷鏈”,影響食品品質,甚至給消費者健康帶來損害。
我們在對對冷鏈物流行業的優勢進行分析。第一,冷鏈物流提高了食品的保鮮能力,不會影響到食物的營養和味道,同時大大提高了食物的存儲期限;第二,冷鏈物流具有非常高的效率,不同地域之間的食物輸送非常的方便,食物在運送到目的地時仍然很新鮮。第三,冷鏈物流為食品的安全輸送提供了保證,冷藏和冷凍食品需要一個完整的冷鏈物流對貨物進行全程的溫度控制,以確保食品的安全,而冷鏈物流可以實現裝卸貨物時的封閉環境、儲存和運輸等等。
其次是對冷鏈物流行業的弱勢進行分析。第一,目前我國此行業的標準落實不到位,很多企業沒有按照國家標準執行,自律性差,行業發展舉步維艱。第二,設備落后、技術水平低,導致無法為易腐食品流通系統地提供低溫保障。第三,冷鏈物流理念推廣薄弱,冷鏈物流的要求比較高,相應的管理和資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溫物流要大,價格也相對偏高。而人們往往傾向于廉價的違規產品卻并不知情,由此也給冷鏈物流的發展添加了阻礙。
來源:原創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