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指出“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11月中旬,在貴陽召開的涂附磨具分會專家委員會上,圍繞行業面臨的突出的環保問題,多位專家委員發言,分析行形勢,交流經驗和體會,分享企業在節能減排、環境達標方面成熟的技術和做法,為推進行業綠色發展建言獻策。
關于企業的環保問題,幾年前我說過,如果現在是“選作題”的話,那么將來肯定是“必作題”,但沒想到“必作題”來得這么快。對于環保,我們企業準備得比較早,而且從一開始就沒有給自己留后路。目前,執行排放標準對我們來說已不是問題,工廠所有的廢水全部進行了處理,首先是對7種不同的廢水進行了分類,比如洗地的、洗桶的、洗釜的、反應釜儲灌洗氣的, 還有蒸餾出來的水、貼面紙的廢水等,針對每一種廢水都有一種不同的解決方案,這些廢水處理過后全部再回收利用,這大概用了三年時間。目前,每個月的廢水處理量在450噸到噸。如果自己不及早準備,及早想辦法,如按現在處理廢水的成本4700元/噸,我們廠肯定要關門了。
在具體做法上,是把所有的污染源先進行分析分類,然后按照輕重緩急全部做了處理,包括每一個儲氣的罐、反應釜、排氣鍋爐等一共大小27個,現在增加到29個,呼吸口全部都沒有直接排空的。在能耗方面,我們把甲醛反應熱脫出來的氫作為氣鍋爐燃料,現在生產的能耗大概40%多通過脫氫裝置的燃燒鍋爐提供。另外利用化學反應產生的差熱和低壓蒸汽用來發電;明年可以做到甲醛工廠的零耗能,不用耗電,工廠自身產生的熱能基本上就夠用了。
今年已經做到了貼面紙廠的零廢物,包括氣、水、固廢排放為零;第二個目標是明年甲醛廠零耗能,樹脂廠能耗降一半。碳排指標按行業標準算是占能耗的30%多,也就是說別人比我們要多耗一兩倍。廢水處理的商業成本是4700元/噸,我們自己廢水處理的成本不到50元/噸。由此來看,實際上我們在環保方面是賺了錢的,與研發資源的投入可能相等。前期的研發設備,一次性投資、投入很多,前前后后大約投入了3000多萬元。
關于固廢處理技術,我們用的是蓄熱式熱力焚化爐(rjo)。2004年上了一套,后來又上了一套,當時國內沒有,從美國引進口。按現在的成本運行,根據產量一年攤成本270萬—330萬之間。現在我們自己研發的處理技術比國外技術達到的等效值更好,而且排放量比國家要求的標準還低一個數量級。
今年太爾經歷了國家、省及地區大大小小的車輪式環保檢查13次,通過最后一輪檢查,整個行業的8個工廠,關了7個,就太爾幸存。我們在環保下的功夫和花的錢沒有白費。
我認為,環保問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行業內建立生態系統。企業應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去提升環保改善設施,否則在惡性競爭下都沒有利潤,哪有錢、精力和人去搞環保?所以前面也談到和呼吁,反傾銷或者是反不正當競爭機制這個問題。大家都有合理的利潤空間,不說暴利,至少要有利潤,才能進行技術改造和環保治理。
來源:涂附磨具協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