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的思想萌芽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把h經濟”這一術語在中國出現于90年代中期,學術界在研究過程中已從資源綜合利用的角度、環境保護的角度、技術范式的角度、經濟形態和增長方式的角度、廣義和狹義的角度等不同角度對其作了多種界定。
當前,社會上普遍推行的是國家發改委對循環經濟的定義:“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边@一定義不僅指出了循環經濟的核心、原則、特征,同時也指出了循環經濟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抓住了當前中國資源相對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癥結,對解決中國資源對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
“循環”一直是建材行業追求的發展關鍵詞。在工信部發布的《建材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提到,建材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改善人居條件、治理生態環境和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支撐。因此,建材行業循環發展,意義重大。
從目前的建筑能源消耗情況來看,我國每年都要消耗超過50億噸的建筑材料,然而在這一過程當中,還要消耗2.3億噸的標準煤,排放大量有害氣體及粉塵。即使這樣,我國建筑行業依舊要應對建筑材料欠缺、建筑材料循環利用價值低和處理大量建筑垃圾等各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建筑垃圾,其是由多種廢棄的建筑材料組成的,包括大量的磚塊、混凝土、木材以及金屬材料,簡單丟棄可以說浪費了大量的建筑材料。
若能夠將這些建筑垃圾轉化為可以循環再利用的建筑材料資源,便可降低建筑施工成本和緩解建筑材料欠缺,更可以大大降低建筑施工對環境和生態的破壞。除此之外,新型的循環建筑材料的使用,以及為建筑添加綠色環保的標志等行動,有利于建筑行業獲得新的發展趨向。
來源:原創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