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膜,又稱薄膜塑料,主要用于覆蓋農田,起到提高地溫、保質土壤濕度、促進種子發芽和幼苗快速增長的作用,還有抑制雜草生長的作用,地膜覆蓋是北方廣大旱作區離不開的關鍵技術。但其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在農田里完全自然分解要上百年,對環境有一定影響,會帶來土壤板結、出苗率低等危害。
農膜是繼種子、農藥、化肥之后的第四大農業生產資料。由于長期重使用、輕回收,當前我國當季農膜回收率不足三分之二,局部地區地膜殘留污染嚴重。今年,農業部提出了“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其中之一就是以西北為重點的農膜回收行動。
農膜回收備受國家重視,很多地方也卓有成效。據報道,會寧縣農膜回收利用就已經形成了一條產業鏈,回收企業以合理的價格敞開收購,激發了農民撿拾交售的積極性,撿拾交售廢舊地膜已成為市場行為。同時,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廢舊地膜的加工制造企業規模逐漸擴大,廢舊地膜收購量也越來越多。
地膜回收利用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目前也面臨著一系列的難題。一是缺標準。雖然有些地區有地方標準,但是目前國家層面執行的地膜標準仍然寬松,超薄地膜仍在大量使用。二是缺政策。由于缺乏優惠政策,加之受塑料再生品價格持續走低、人工撿拾成本不斷攀升的影響,回收加工企業沒有盈利空間,難以為繼。三是機械回收難。目前大部分地區地膜回收主要以人工撿拾為主,地膜機械回收技術還不成熟,沒有很好地解決回收率低、與秸稈和土壤分離等問題,回收作業成本高、效率低。
對于這些難題,業內專家認為,一方面我國要加快可降解地膜等新型產品的引進試驗,推進新型地膜產品由試驗研究走向示范推廣;另一方面要在生產端或銷售端給予生產廠商或農民補貼,提高推廣使用可降解地膜的積極性。
小知識:如何選購農膜
1.看產品是否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農膜的國家強制性標準厚度為0.008毫米,但市場上銷售的有許多是0.004毫米的不符合標準農膜。使用不合格農膜后,不但起不到保溫保濕的作用,反而極易造成農田"白色污染"。
2.有些經銷商將0.008毫米的農膜炒作成"環保農膜"迷惑農民。其實0.008毫米的塑料農膜只是比0.004毫米的農膜容易回收,而真正的環保農膜是指可降解的生物農膜。這種農膜由于生產成本較高等問題,目前未推廣。
3.根據用途選購農膜。如果盲目選購當作普通農膜使用或沒按廠家要求使用,這就浪費了其功能性,所以應有目的選購,而且還應認真查驗其功能特點的實際表現。
來源:機電之家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