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11月20日)彭博研究指出,除非供應趨勢改變,否則白銀價格上漲將不可避免。根據世界金屬統計局的數據,大多數銀礦產量供應似乎已經達到頂峰。次級供給和最具彈性的再循環比例正在接近歷史最低水平。
白銀供應下降,價格開始回升
如果沒有更高的價格,白銀供應可能已經見頂。自1995年世界金屬統計局開始跟蹤銀礦產量以來,最近36個月的銀礦石供應下降速度是最大的,價格低是其中部分原因。
白銀價格接近17美元/盎司,比2012年31美元/盎司的平均水平低40%以上,這是30年來的最大跌幅之一。由于銀礦生產出現明顯滯后,回收利用有助于填補空白,盡管cpm集團的數據表明,這需要更高的價格才能得到更多的銀。
白銀的使用量很少,尤其是在電子產品中,回收成本不高。cpm估計,自2014年以來,白銀供應總量基本持平。大多數銀是鉛鋅、銅和金礦開采的副產品。
低價格可能阻止白銀回收
二次供應等待更高的價格,白銀供給的彈性部分不太可能在沒有更高價格的情況下增加。廢料和回收,或白銀的二次供應源,與價格變化高度相關。
cpm集團估計,2017年,次級供應自1977年以來連續第5年下降。在不到20%的情況下,次級供應的比例達到了歷史最低水平。
來源:匯通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