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來做定制家居的品牌越來越多,不少都是各細分行業的大佬,可是真正做成功的卻很少。
關鍵是這些品牌都是籌謀已久、勢在必得的,他們無論在廠房建設、設備采購、展會營銷、渠道建設,還是門店裝修上,都是敢于豪擲萬貫。然而高調擴張之后,大概率以低調收場,看上去誘人無限的定制家居市場,竟變成了如此難吃的燙嘴山芋?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這些跨界品牌失敗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對定制家居產業本質的系統認知,同時也不具備定制家居企業的核心特質所導致。
首先,由于定制家居行業關注度低、重交付等經營特點,其過程的管控、質量的控制、客戶的服務和溝通交流,是相對漫長的過程;對定制家居企業而言,顧客是其天然的中心,必須采用顧客中心驅動戰略,隨時響應顧客的需求,不斷進行自我迭代。
其次,定制家居是家居定制服務的工業化。定制家居更像是家具業與裝修業的混合體。
定制企業將產品做成服務,并將服務流程工業化,從而成為家具定制方案的提供商、服務商,并最終構建出更先進的c2b商業模式。
真正做到以消費者為中心,圍繞其需求,通過個性化大規模生產的柔性化工廠實現生產,再通過信息化的識別系統將切割出來的不同的板材分類運至消費者家中進行識別安裝。
這也就是說,定制家居企業,不僅本身就要煉成大規模信息化生產的“技術控”,還要具備強大的信息化組織系統能力。而這對于習慣了單品類運作的跨界品牌而言,難度不是一點點大。
從單品類向多品類轉變,每增加一個品類,其經營難度將超越1+1等于2的范疇,呈幾何級數增加。
況且,按以往單品的渠道模式,只要找到大商可以轉移庫存就成功了一半;而現在是基于顧客發出消費需求,只有總部輸出能力,切實整合了門店的營銷、品牌、交付、產品力等,才能獲得成功。
正因如此,現在很多跨界企業開始變得更加謹慎——我可以布局定制,但它不能阻礙我主業上的積極推進,畢竟主業上的搖擺,很容易觸動企業的專業本分與核心根基,而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然而,這也只是現在的狀態。不排除有部分企業,一旦定制版塊業務從第二增長曲線獲得了更大擴張潛力,他也將不得不考慮順應定制企業發展邏輯,開始戰略性的轉型升級。
而在轉型這一點上,跨界前輩顧家給出了榜樣。顧家深刻把握了“先慢后快”的精髓,前期聚焦中后臺的搭建,等組織、研發、制造、工廠和供應鏈通通跑通跑順之后,再發力市場。
不僅如此,就算是歐派這種殿堂級的定制玩家,在戰略上也是厚積薄發的。10月12日,歐派發布了“新整裝”戰略,提出新整裝“做重”的6大主張,將歐派整裝大家居運營系統全面升級。
隨著門墻柜一體化,定制家居產品對天地墻的滲透不斷加強,并且加快了對門窗、衛浴、陽臺空間的拓展。
來自不同細分領域的跨界品牌,攜各自不同的行業背景與產品優勢,帶著各有千秋的營銷打法,在定制家居發展的十字路口風云際會。
可以預見,這種混合型的競爭,其排面和量級將會大概率升級,這種升級也將把家居行業帶入到大家居品牌與小家居品牌并存的行業新格局。
而處于此十字路口的定制跨界,將是跨界者的折戟之地,還是其雄霸天下的崛起之堤,除了考驗企業的戰略定力,就要看“強者恒強”的商業叢林法則將如何演繹!
來源:中國著名品牌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