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秘書長陳鋼:
今年冰箱行業兩件事值得關注
回顧2015年,冰箱行業呈現出幾個特點,首先從政策層面看,有兩件事值得關注,第一是新版本的《家用電冰箱耗電量限定值以及能源效率等級》將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實施,與舊版本相比,新版本一級能效要求耗電量大幅降低,測試方法也出現較大變更,電冰箱綜合耗電量更加貼合實際使用耗電量,這也讓產品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節能顯得更為重要。
第二是家電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細則終于出臺,與過去直接的財政補貼和補助不同,領跑者制度更大的意圖在于通過樹立標桿、政策激勵、提高標準,形成推動終端用能產品、高耗能行業、公共機構能效水平不斷提升的長效機制,促進節能減排。政府通過以獎代補釋放出新的信號,企業不應光把目光鎖定在補貼上,而是要加快產業節能技術的升級。新政策的推出和實施,對于企業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新能效標準實施后,產品差距將被拉大,市面上一級能效冰箱的產品占比將超過85%,全部產品都不低于二級。能效標準的大幅提升,也會讓市場上一些不具競爭優勢的品牌加速出局。而領跑者制度也并非普惠制,只對節能效果最好的幾款產品型號進行公開補貼。
瑞士top10節能中心中國區主任鄭坦:
不要盲目追求大容量產品
此次瑞士top10節能中心與中國電子報社聯合發布《2015中國高能效冰箱top10榜單》,從上榜產品型號的總體情況來看,上榜高能效冰箱全部為能效一級產品,因為現在有97%的冰箱產品都是一級的。抽樣的樣本全部來自零售渠道,共2.1萬個,并沒有和市場銷量相關因子掛鉤。
從評選結果也可以看出,大容積冰箱單位容積耗電量是非常低的,而一些中小容積的冰箱,單位容積的耗電量卻沒有那么低,只是總耗電量比較小。冰箱產品容積越大,單位容積的耗電量越小,主要是因為大容積產品的分母很大。但無論是什么情況,只要冰箱產品的壓縮機在工作,肯定就要耗電。
英國經濟學家杰文斯,在1865年提出一個理論:技術的進步使煤的使用效率提高,但消耗量沒有減少,卻反而更多。因為在這種效率提升的情況下,會大量促進產品的廣泛使用。回到現在電價這一層面,中國商業用電的價格還是偏低的,包括民用電價比起歐洲來說也是偏低的。但如果我們考慮環境問題,考慮節能減排,還是鼓勵大家盡量購買適合自己的產品就可以了,不要盲目去追求大容量的冰箱產品。
蘇寧云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區副總經理嚴春永:
“雙11”智能冰箱銷售增長1227%
在經歷2013~2014連續兩年的市場低迷后,2015年中國冰箱產業迎來復蘇。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和家電消費觀念的轉變,冰箱產品的自動化、智能化、健康化、綠色化逐漸成為新的追求。
隨著家電產品普及度不斷提高,智能化成為冰箱市場最大的發展亮點。為打破產品功能同質化日益嚴重的現狀,各大品牌紛紛將目光投向功能更加完善化、人性化、智能化的產品。在剛剛過去的“雙11”,蘇寧易購線上線下各品類均取得不俗業績,訂單增長量達358%,其中智能冰箱的增長達到1227%。值得一提的是,由蘇寧易購和家電品牌共同推出的智能冰箱,在“雙11”當天的銷售量突破了2萬臺。這讓我們更充分地看到了主打智能、環保、健康的智能冰箱,在未來廣闊的市場前景。
市場送來新的發展機遇,而在新的市場機遇和消費需求面前,冰箱產業也面臨著產品觀念和思維革新,只有全面分析冰箱行業的新特點、新趨勢,科學客觀地把握消費者新需求、新特征,才能讓冰箱產業更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也讓冰箱產品更能找準市場需求和市場定位。對于缺乏創新的企業來說,未來將很難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存活下來。
北京工商大學食品學院教授王友升:
冰箱智能化要基于標準化
對于冰箱產品的保鮮功能,基于在美國的調研,可以提煉出幾個觀點。首先,所謂基于高效、快捷的制冷化,一定是基于標準化的。可能做冰箱設計的時候,很多標件可以用,但在整個產業鏈中,我們發現所有零件都以標準化為主的智能化是最基本的,可以看到無論從原料還是貨運上,都是所謂標準化的。
其次,我們涉及到的智能化,是基于保鮮對象集成化的智能化,現在冰箱產品做的很多賣點,主要基于乙烯、光線控制,但這個集成智能化的時候要涉及到保鮮對象。在美國的大賣場中,每一個保鮮類型都有特定的保鮮溫度和方式。如果落到國內市場,在產品細分化方面,就可以對美國的保鮮方式有所借鑒。
最后,智能化還要基于私人定制的個性化。在中國,尤其是80、90后來了之后,都喜歡凸顯自己的個性。在冰箱領域或者在保鮮領域便要涉及到這些。對老人、女人的東西,可以做到根據具體需求進行定制,比如老人現在糖尿病群體居多,這類群體吃的食品,在哪種環境下保鮮,對他們來說是最營養健康的,冰箱產品可以根據這種需求進行智能的個性化細分。
中怡康品牌總監左延鵲:
明年機會在節能和鄉鎮市場
2016年會有兩個巨大的機會,第一個機會是2008年家電下鄉到今天為止已過去八年。這八年時間在三、四級以下的鄉鎮市場,冰箱產品將會出現一次更新換代的市場,這是值得關注的,這一波行情也正好迎合了城鎮化的進一步推動。
第二個機會將會是高能效的領跑者產品,或者是最近談到的,節能政策性補貼的嘗試。目前來看僅今年年底的時候,北京市場啟動了關于高能效產品的補貼政策,無論是主力渠道,包括蘇寧、國美都在執行這樣一個渠道政策,這種補貼目前來看在北京是一個主力的試水,是否在全國推廣,還是在經濟發達的一些城市進行更多元化的推廣,都應給予更多關注。如果這樣的話,這種新一輪微型的或者劇烈的家電消費刺激政策,可能會對2016年市場帶來一定利好。
2016年即將開始,中怡康方面認為,明年國內冰箱的整體市場,份額也僅會在808億元,同比增幅12.7%,依然處于微增長局面。不過值得期待的是,明年線上電商市場份額將會進一步提升,線上市場的規模將會達到125個億元,零售額總體市場占比將會突破15%。
來源:中國著名品牌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