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了解得知,我國市場上的一般食用植物油(橄欖油和特種油脂除外)由高到低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共4個等級,如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米糠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浸出花生油、浸出油菜籽油等。而壓榨花生油、壓榨油菜籽油、芝麻油等則只有一級和二級之分。
食用油品質級別是評價植物油品質的依據,越是高品質的等級,對產品的要求越嚴格。由此可見,市場上出售的食用油存在質量參差不齊的狀況,其實是受原材料選擇及加工程序的標準細化影響。自榨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等,只要消費者選用優質的原材料,壓榨出來的油品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為了證實自榨油的安全問題,記者為此走訪了一下民間油坊及采訪了相關知名人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到底是怎樣看待自榨油的問題。
民間油坊對自榨油負面信息感到驚奇
日前,記者專門走訪了一些民間油坊,我們發覺民間自榨油坊普遍存在,而且大多數民眾對于油坊壓榨取油的方式從不抱以質疑態度,究竟是什么讓他們如此偏愛自榨油呢?
油坊老板告訴記者:在我的油坊,每年六七月份是最忙活的時候,因為大家都在這個時間將收割的花生運送到油坊榨油。咱老百姓都吃慣自己地里花生壓榨出來的花生油了,不僅清香,壓榨后的油渣還可以拿來自己做點碎嘴的零食,當然很多人家都會拿去喂喂自家魚塘里的魚,豬圈里的豬。特別是用自己榨出來的油炒菜,吃一口就感覺特別香。
村民陳大媽聽了記者發問,到底擔不擔心自榨油的安全?他們都對此感到非常驚奇。
陳大媽說:“有啥好擔心的,自我出生到現在一直都是吃油坊榨出來的油嗎?你看看我有啥問題?現在市場上的花生油炒菜根本沒有什么味道,我的孩子在城里上班,每次回家都要提上一小桶回去用。城里的親戚近些年都打電話讓我買些花生去油坊榨油給他們捎帶到城里去,他們都覺得還是自榨油炒出來的菜香。吃了一輩子的自榨油,沒聽說誰大病小痛的,所以對于自榨花生油的質量完全放心。
當記者提及怎樣篩選優質的花生時候,陳大媽拉起記者的手往榨油坊走去,然后順手抓起一把花生耐心教導我們如何去甄選優質的花生。總結陳大媽的話,在市場上買花生,首先看看花生的顏色,其次聞聞花生有沒酸辣的氣味,最后嘗嘗花生的干濕度。一般好花生皮衣顏色不會顯得有種褪色的感覺,花生如果保存較好,只會散發一股淡淡的花生氣味,曬干的花生吃起來是越嚼越香,醇香留齒。
專業人士挺身而出為記者解惑
在了解民間榨油坊的相關情況后,記者對眾贏集團金質榨油機品牌負責人兼營養顧問的朱先生進行了采訪,朱先生早年畢業于安徽大學,專攻化學分子結構研究方向,擁有碩士生學位,對于食品原材料分子結構相信他有一定的看法和態度。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關于植物油富含脂肪酸的概念:
脂肪酸(fatty acid),是指一端含有一個羧基的長的脂肪族碳氫鏈,是有機物,直鏈飽和脂肪酸的通式是c(n)h(2n+ 1)cooh,低級的脂肪酸是無色液體,有刺激性氣味,高級的脂肪酸是蠟狀固體,無可明顯嗅到的氣味。脂肪酸是最簡單的一種脂類,它是許多更復雜的脂類的組成成分。脂肪酸在有充足氧供給的情況下,可氧化分解為co2和h2o,釋放大量能量,因此脂肪酸是機體主要能量來源之一。
朱先生對記者說道:目前,各種植物油來源不一,其脂肪酸組成各不相同,各具營養特點。而脂肪酸是我們人體所需吸收的營養之一,眾所周知,任何物質都有其獨特的分子結構,這些分子結構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常溫下都會發生變化。因此,為了避免原材料分子結構被破壞,我們金質家用榨油機全程使用恒溫壓榨,既不破壞原材料分子結構,又鎖住營養。只要消費者不貪小便宜,在市場上選購優質的花生仁,通過家用榨油機進行壓榨取油,其油品始終會保持新鮮健康,營養十足。
通過記者對民眾的采訪了解,以及權威人士做出的解釋,我們應該相信家用榨油機壓榨取油的方式值得推薦使用,同時希望廣大消費者能夠不被失實的報道所蒙蔽,做出理智的消費行為。
來源:中國著名品牌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