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委書記王鵬說:“打造‘品牌南漳’,旨在通過品牌創建,弘揚改革創新精神,增強提質增效信心,提升爭先創優氣場,為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為融入新發展格局爭創新優勢。”
打造什么樣的“品牌南漳”?
該縣提出了“1+3+n”品牌建設體系:“1”是一個總領,就是“金南漳”品牌,是總品牌;“3”是三個支撐,就是生態品牌、產品品牌、治理品牌,與南漳縣委十四屆十次全會確定的生態立縣、產業強縣、活力興縣相對應;“n”是在這三大支撐品牌之下,打造春色滿園、百花齊放的各業各類專屬品牌。
扮靚生態品牌建設全省綠色發展示范縣
2月18日,省綠化委員會、省林業局發布“湖北省森林城鎮”名單,南漳縣清河管理區榜上有名。近年來,該區牢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森林城鎮建設、畜禽養殖無害化處理、“四好農村路”等工程,不斷改善清河管理區生態環境。
生態優勢帶來經濟勝勢。2020年,醉美鄉村半程馬拉松、中華垂釣大賽中國襄陽南漳首屆庫釣大賽等活動成功舉辦,清河管理區成為旅游打卡熱地。此外,與茅臺酒廠簽訂3.5萬畝有機小麥種植訂單、250畝生姜基地落地等,都為該區發展注入蓬勃活力和強勁動力。
南漳山清水秀、物產豐富,生態優勢突出。近年來,該縣堅持以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為重點,堅持做好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之間的辯證關系上的結合文章。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嚴格執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建立綠色低碳發展產業體系,大力推進“新基建”“四新”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行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園區循環式改造,提高經濟發展綠色質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一控兩減三基本”為抓手,推行農林牧漁多業共榮的循環型農業生產方式,建好農村發展的綠色銀行,推進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漳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清涼河國家濕地公園”為抓手,加速推進“水鏡濕地公園”二期工程、城區黑臭水體改造及水系連通工程、蠻河流域治理工程、引江濟漢補水工程、張家坪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努力建設“全省綠色發展示范縣”,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動實踐。
做強產品品牌擦亮“金南漳”鮮明標識
早春二月天漸暖,櫻桃花發向陽枝。近日,在南漳縣城關鎮馬家嘴村、榆樹嶺村、大山村等地,上萬畝櫻桃花在春日暖陽中競相綻放,漫山遍野的櫻桃花把鄉村裝扮得格外美麗,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賞花拍照。
二月賞花,四月摘果。該縣通過推廣有機種植、舉辦櫻桃采摘節活動、直播宣傳等,在帶動櫻桃種植戶增產增收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鄉村旅游發展。
近年來,該縣陸續推出了“心氧氧·去南漳”區域文化旅游公共品牌和“水鏡先生”“南小漳”旅游形象統一標識,成功申報長渠世界物質文化遺產,擁有春秋寨、香水河等4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3個,文旅品牌進一步打響。
為進一步做強產品品牌,該縣突出產業支撐,圍繞支柱制造業、有機農業、文化旅游業等優勢產業,按照“扶優、扶強、扶新”原則,打造一批“名、特、優”產品品牌和行業內領先的企業品牌。立足全縣精細化工、新型建材、現代裝備制造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基礎,瞄準打造“四大百億”支柱產業集群和食用菌、鈣化工兩大特色產業目標,按照“成長壯大一批、鞏固發展一批、培育儲備一批”思路,實施“專精特新”工程,打造一批行業領先的特色企業品牌。有機認證證書達到116張,叫響了“生態南漳·有機廚房”品牌,在成功創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的基礎上,向“中國有機產業示范縣”穩步進軍。積極申報古山寨群世界物質文化遺產,加速打造“生態有機文化之旅”循環線路。在有機和文旅品牌打造上,重點在產品培育、宣傳推廣上下功夫,凝心聚力推出優勢產品、拳頭品牌、先鋒品牌,讓生態、有機、養心、健康率先成為南漳的鮮明標識。
爭創治理品牌提升縣域治理整體質效
在帶領村民“富口袋”的同時,2020年8月,南漳縣肖堰鎮斑竹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盧必富在該村試點實行“鄉村文明、道德超市”積分管理制度,將鄉風文明“軟要求”量化為“硬指標”,確立了“八比八看”的考核標準,通過“表現換積分,積分兌獎勵”的方式,調動村民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推動鄉風文明由倡導約束向自治自覺轉變。
2月25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盧必富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同樣,該縣基層黨建“書記項目”、李廟鎮趙店村紅白理事會、肖堰派出所好人好事獎勵單等越來越多的典型治理經驗正在被探索、推廣。
該縣致力爭創治理品牌,聚焦人民群眾關心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安全穩定等問題,力爭在社會治理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打造量質并舉、形神兼備、包容開放、宜居宜業的品質南漳。
深化“三治融合”,強化智慧支撐,擦亮基層黨建“書記項目”,推廣紅白理事會、好人好事獎勵單、道德積分、平安“五小”工程、基層“三調”對接等經驗,鞏固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果,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打造“黨建+社會治理”品牌。持續深化體制機制、要素市場化、農業農村等改革,積極打造改革品牌,創造更多“南漳經驗”,爭創更多的國家級和省級榮譽。創新提出“南事易辦”,致力于打造成南漳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在增強城市功能、注入文化元素、擦亮城市形象的同時,不斷加強城市人性化、精細化管理,賦予城市以獨特的人格魅力,讓城市品牌成為“品牌南漳”的第一聯想。按照鄉村振興的總體要求,立足產業、區位、資源等比較優勢,圍繞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精而美”、機制“新而活”,打造特色鎮村,將城市品牌建設向縱深推進,提升縣域整體形象。在就業、教育、醫療、交通等民生服務領域,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水平,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響、推得開的社會治理品牌,提升縣域治理整體質效。
來源:中國著名品牌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