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現代企業的角度,品牌日益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好的品牌意味著高質量、高品位,是消費的首選,更意味著高附加值、高利潤、高市場占有率,甚至品牌也可以代表著一種文化。比如,被很多年輕人喜愛的蘋果手機,某種意義上就形成了獨特的“蘋果文化”,擁有無數的“果粉”。
在不久前舉行的2017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一組數據令人深思:我國實體經濟目前的工業產品產量超過220種,占世界產量第一;但我國知名品牌在世界100個品牌當中,只有華為一個。對比之下,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言而喻,加速推進品牌建設,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國產品牌是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必然要求。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工業產品的制造能力不斷提升,品質不斷完善,逐漸由低端制造向中高端轉型升級,品牌建設呈現良好發展趨勢。據統計,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總銷量排名前五的手機品牌中,有3個是我國的品牌;在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我國的大疆無人機保持著70%以上的市場占有率。但我們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品牌建設存在明顯差距,特別是制造業延續著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路線,“中國加工”色彩濃重,國產品牌在很多人心目中依然是低端的代名詞。
當前,世界經濟依然疲軟,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等思潮泛起,過去依靠廉價出口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加快轉型升級、加速推進品牌建設、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刻不容緩。一方面,要加大對國產品牌的扶持力度,堅持在加強基礎創新、改善企業融資渠道、倡導工匠精神、健全知識產權保護機制、降稅減負等方面持續發力,為國產品牌做大做強創造公平的市場環境,厚植企業發展土壤;另一方面,企業要克服短視行為,強化品牌意識,加大科研創新投入,更加專注產品質量和市場營銷,更加注重服務質量,真正靠產品和服務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唯有如此,才能涌現出更多的百年品牌。
來源:中國著名品牌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