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開學以來學校統一配餐引發的“預制菜進校園”話題引發熱議
目前,成都多所中小學回復:學校一直未使用過,也不會使用預制菜品。同時,成都市教育局和瀘州市教育局在問政平臺麻辣社區回復網友問題,均表示全市范圍內中小學(幼兒園)未使用預制菜,并接受師生、家長的長期監督。
成都、瀘州教育局:學校沒有用預制菜
近日,有成都市民在麻辣社區詢問:“成都現在有沒有預制菜進學校”?
成都市教育局回復:成都市教育局和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印發《成都市中小學(幼兒園)食堂大宗食品原料統一配送實施辦法》,將米、面、油、冷鮮畜禽肉、鮮蛋、水產品等食堂主要食材納入大宗食品原料統一配送范圍,實行公開招標,集中定點采購,嚴格索證索票和食材驗收,確保食品新鮮、優質、安全可靠,沒有將預制菜納入大宗食品原料配送范圍。
瀘州市教育局回應,經了解,目前瀘州市中小學幼兒園食堂暫不存在網絡上熱議的“預制菜進校園”現象,并表示:“瀘州教育局長期以來嚴格落實學校食品安全源頭管理,嚴格落實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記錄等制度和采購過程監管,嚴把采購關、驗收關,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食品加工制作,確保學生吃上安全、健康、營養的飯菜。”
成都多所學校:一直未使用,也不會使用預制菜
近日,媒體對成都市多所中小學校進行了采訪,受訪學校均表示,一直未使用,也不會使用預制菜。
成都樹德中學(光華校區):光華校區食堂每日菜譜確保營養搭配合理,食材新鮮優質,菜品多元可口,選擇科學多樣。面食十余種,營養選餐6葷兩素,特色餐十余種……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豐儉由人。
成都天府中學:學校食堂所用食材全部由食材供應商直采、每天配送,每周還邀請家長志愿者不定期參與收菜,檢查菜品質量及后廚環境,得到家長廣泛認可。
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學兩校三區(交子校區、錦城湖校區、附屬小學):學校從未使用過預制菜,每日食材均從可溯源的基地當日運送,師生還能在食堂看見制作全過程監控,所有食材均能溯源。
天府第四中學校:學校未使用預制菜,天府四中從操作間到備餐間,從環境衛生到食品儲存,保障校園食堂食品安全,守護師生用餐安全。
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西區:學校從未使用預制菜,均為當日新鮮制作。
成都天立學校:學校東、西兩區都未使用預制菜,所有的食材都堅持當日配送,保證新鮮,到晚上未使用完的食材會做相應處理。
成都市武侯實驗小學:學校堅持當日配送,使用新鮮食材制作當日餐點,承諾未使用預制菜。
成都市西川匯錦都學校:西川匯郫都和龍泉兩校區,自建校以來,從未使用過預制菜,今后也不會使用。兩校所有菜品、面點都由學校直接聘請專業廚師現做,并且明廚亮灶,市場監管部門可24小時查看廚房監控視頻,視頻也會上傳到后方保存,隨時接受監督。
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學校堅決不使用預制菜,食堂所用食材均從區教育局審核資質名單中的供應商處進行采購,且有專人對每日送達食材進行檢查,確保新鮮。
成都市新都區芭德美際學校:一直以來,學校用心挑選每一份食材,每周二還會提供各地特色餐,營養豐富,搭配均衡,不使用預制菜。
成都市金牛區天一學校:學校的食品安全至關重要,不會使用預制菜。學校會舉辦食堂開放日活動,讓家長對學校食堂原材料采購、加工工作流程、衛生保障工作更直觀了解,接受家長的監督。
成都市雙流區圣菲學校:學校打造“放心食堂”,新鮮采購食材并且按照生、熟、葷、素等嚴格分區儲存,還會進行食物留樣可溯源。
央視熱評:預制菜不妨先預制規矩
預制菜進校園的話題引發熱議。關注的聲音主要來自三個方面:預制菜安全嗎?預制菜健康嗎?預制菜進校園,到底由誰說了算?
“預制菜”是什么?預制菜又稱為預制調理食品,一般指大型的預制菜工廠,把食材、輔料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封裝,然后出廠售賣。通常預制菜需要在冷鏈條件下貯存或運輸,供消費者或餐飲環節加工者,簡單加熱或烹飪后食用。
“預制菜”是如今市面上的一個“新風口”。不少獨居且不太會做飯的年輕人,工作忙而沒時間做飯的人對于能夠快速加工的“預制菜”很關心,許多人認為“很便利很好用”。
但當“預制菜”與校園掛鉤時,這個新事物卻馬上被潑冷水。目前預制菜行業尚無統一的強制性生產加工標準,大多只是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同時經營者準入門檻不一、產品質量標準各異,導致預制菜行業還存在魚龍混雜、良莠不分的現象。因此,在這些問題沒有解決之前,學校食堂不應該想著把“預制菜”端上學生飯桌。
根據教育部等多部門聯合發布的《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學校在食品采購、食堂管理、供餐單位選擇等涉及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項上,應聽取家長委員會或者學生代表大會、教職工代表大會意見,保障師生家長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
所以說,面對“預制菜”進校園這個問題,無論是地方教育系統還是學校,都不能自作主張。
在《食品安全法》中,“全程控制”是食品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則之一。隨著預制菜市場的快速發展,不僅食品種類更加繁多,食品的經營方式和流通渠道也更加多樣化,只有完善相應的管理機制,才能建立起全程可控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以食品安全夯實消費信心。標準化管理無疑是多元化供給的前提和基礎——預制菜,不妨先預制規矩。
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