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西部乳業發展協會執行副會長魏榮祿提出的“90%純牛奶是奶粉沖兌的,即復原乳”的說法,網上依舊還在爭論,但對于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咱們*關心的問題并不是到底有多少純牛奶是沖兌的,而是復原乳的營養成分跟純牛奶和巴氏殺菌的牛奶相比,到底是不是有很大損失?對此,山東省營養協會副會長杜慧珍表示,會有部分損失,但差別不大。
“牛奶中*主要的蛋白質、脂肪、鈣等基本元素的含量在提煉奶粉過程中沒有什么變化,但是一部分活性菌和水溶性維生素可能會有損耗。”杜慧珍認為,就牛奶對人體的主要作用來說,純牛奶和復原乳的區別真的不大。
但在我國,更嚴重的問題是,所謂的“純牛奶”多為超高溫滅菌奶,占據了75%的液態奶市場,這種奶經過140℃以上的高溫處理,包括蛋白、脂肪、鈣等等東西,特別是維生素,活性菌會去掉。維生素能保留10%就不錯了,蛋白質溫度到90℃的時候就開始發生嚴重變性。存放時間越長,里面的氧化程度就越高,營養流失就越大。
對此,山東省乳制品協會理事長馬林慧告訴記者,國外市場上90%都是巴氏殺菌奶。相比“純牛奶”,這種奶讓牛奶在六七十度的溫度下進行殺菌消毒,能夠保存牛奶中對人體有益的微生物,也在*大程度上保留了牛奶的營養和原汁原味,可以基本保持鮮奶中的各種營養成分,因此政府和企業在倡導、推廣巴氏鮮奶上應該做得更多。
“復原乳的主要問題在于,國家有明確規定,一定要在包裝上標明,現在部分乳企用奶粉沖兌而不標明的做法違反了這一規定。這誤導了消費者,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馬林慧告訴記者。
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