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獲悉,為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說明書和標簽管理,根據打擊保健食品“四非”專項行動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保健食品說明書標簽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并從即日起至10月15日就《管理規定》內容向社會公開征求反饋意見。
“不適宜人群”標識要突出
按照《管理規定》要求,保健食品標簽和說明書均不得標注明示或暗示具有**、****作用的內容。此外,保健食品標簽上,“不適宜人群”的字體應略大于“適宜人群”字體。
記者昨日走訪蓮前、輪渡、廈大周邊多家藥店,發現大部分保健品包裝盒上的標簽都標注有適宜人群和不適宜人群,但在字體大小和粗細上并沒有差別。
盒內盒外“兩張皮”將被喊停
盒里的說明書符合規定,可另外送上的宣傳材料卻吹得天花亂墜。
“在保健食品的銷售中,類似的‘兩張皮’營銷手段屢見不鮮。”藥監執法人員告訴記者,這是廠家們“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伎倆。除了自制的小報外,還有各種印刷的宣傳單、產品手冊等。這些“伎倆”實質上都是將保健品當成藥品宣傳,以此來誤導消費者。對此,《管理規定》也**明文規定:保健食品包裝內除產品說明書和標簽外,不得夾帶任何宣傳材料。
標注輻照食品保護知情權
此外,《管理規定》還**要求,經電離輻射處理過的保健食品,應當在“主要展示版面”的保健食品名稱附近標注“輻照食品”或“本品經輻照”字樣。
“食品輻照技術是目前食品保鮮中*先進和安全的方法,利用高能電磁波的能量對食品中的有害**體基因進行破壞,以殺滅**,****繁殖,使食品不**變質。”我市某保健食品企業工程師洪先生告訴記者,通俗地講,對食品的輻照加工工藝就像我們老百姓在太陽光下曬被子一樣,不同的只是我們使用的射線比太陽光的能量高。但是,擔心消費者心存疑慮,多數企業對輻照產品貼標始終很“糾結”。
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