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高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3年全國檢察機關開展危害民生專項立案監督活動情況,同時介紹,2014年如何部署組織開展打擊破壞環境資源和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
據*高人民檢察院偵察監督廳廳長萬春介紹,為解決實踐中存在的有些執法機關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罰代刑的問題,*高檢在去年4月到12月部署開展了危害民生專項立案監督活動。9個月的時間內,全國檢察機關偵察監督部門共監督行政執法機關移送各類危害民生犯罪案件4290件5409人,監督公安機關立案3148件3984人,向反**賄賂和瀆職和瀆職侵權檢察部門移送相關職務犯罪132件156人。從犯罪類別看,數量*多的是食品藥品和環境資源兩個領域,占到總數的半數以上。另外還有涉農惠農、衛生教育、勞動保障領域也占一定比例。專項活動的開展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一些地方危害民生刑事犯罪多發的勢頭。一些地方檢察院通過各種方式拓展知情渠道,比如江蘇如皋市創建了“綠色聯盟”微信群,打造成曝光、舉報危害民生犯罪行為的綜合性平臺。
據萬春介紹,2014年*高檢決定在鞏固去年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聚焦破壞環境資源和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兩類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集中精力會同行政執法機關、公安機關排查有案不移、有案不立的犯罪線索,加大對移送、立案的監督力度,切實防止以罰代刑。注意發現背后的職務犯罪。會同相關行政執法機關、公安機關建立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的長效機制,形成打擊犯罪合力。同時,結合辦案分析相關犯罪發案原因和監管執法漏洞,積極通過檢察建議促進相關領域的社會治理。
結合辦案抓好**食品安全領域的職務犯罪
“食品安全領域的**牽扯到職務犯罪,檢察機關要懲治和**食品安全領域的瀆職、受賄犯罪,依法嚴厲打擊,形成震懾效應。”*高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廳副廳長陳正云同時在會上表示。
據陳正云介紹,食品安全領域的**牽扯到職務犯罪。從近幾年食品生產銷售領域發生的典型案件可以看出,主要是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導致**偽劣食品在市場上泛濫。檢察機關要懲治和**食品安全領域的瀆職、受賄犯罪。
陳正云說,要結合辦案抓好**食品安全領域的職務犯罪。一是加強教育,讓他們認識到犯罪對國家、人民及本人的危害性。要有職業良知、樹立道德底線和法治紅線,底線不能破、紅線不能逾。
二是結合查處一些典型案件,特別是對食品安全領域發生的行政處罰案件和職務犯罪案件進行剖析,看看其在管理、制度建設、權力監督方面有什么漏洞。檢察機關要及時提出檢察建議,促進建章立制、堵漏,形成防范制度。
三是開展探索**告誡。檢察機關要對檢察人員進行告誡、談話,要打“**針”,防止由小錯變成大錯、小案變大案。
四是加強對重大行政執法行為和重大行政執法依據可能產生**風險的評估審查,使**關口更加前移,來有效地避免包括食品安全生產監管領域有關瀆職犯罪的產生。
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