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入2020年,經銷商就迎來了渠道*嚴政策新標準。
提起學校小賣部,
相信不少人都會想起數不清的童年零食:
兩毛一包的糖、
幾毛錢的蝦條、
香噴噴的烤肉腸…
每一口都能讓人無比滿足
不過,
學校的小賣部可能要說再見了!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公安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落實主體責任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
具備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食堂原則上采用自營方式供餐,不再簽訂新的承包或者委托經營合同;
非寄宿制中小學、幼兒園原則上不得在校內設置食品小賣部、超市,已經設置的,要逐步退出。
文件顯示,寄宿制中小學確需設置食品小賣部、超市的,應依法取得許可,原則上只賣純凈水、礦泉水、預包裝面包、牛奶等食品。
經銷商一道防線被攻破!
早在今年2月,據教育部網站發布消息顯示,由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部門制定的《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規定》中明確提到,中小學、幼兒園一般不得在校內設置小賣部、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確有需要設置的,應當依法取得許可,并避免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
此次新規將要求更加具體化,將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學校區別對待。新規使得全國50多萬所學校和2.37億在校生接觸食品飲料的機會將大幅減少,流量暴跌,這對于任何廠家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尤其那些倚重校園渠道的經銷商將被迫做出改變。校園渠道作為重要的特通渠道,對于中小企業和專注于校園特通的經銷商而言,無疑喪失了大量的機會。
經銷商怎樣才能留住渠道?
校園渠道的喪失,只是經銷商渠道問題的持續,沒有改變,經銷商只會更加被動,更多的渠道被占領。怎么才能留住渠道?
1、搶你渠道的不是競爭對手而是產品
很多經銷商在防備著競爭對手,害怕競爭對手搶自己生意。但是真正讓他失去生意的卻是他的產品,很多經銷商選擇產品時想法很多,但是*終卻被低價、利潤、政策蒙蔽。
市場的結果卻總是好產品獲勝,產品才是經銷商的根本。產品不夠好能在市場上生存一時,但總會被消費者揭穿,舍棄。
2、越忠實的渠道越要小心翼翼
大多數經銷商對老客戶很隨意,對新客戶小心翼翼,總感覺新客戶隨時都可能走,老客戶總有挽留的余地。
結果往往是,老客戶不斷成為經銷商處理產品的場所,銷量不斷變差,不斷寒心離開,新客戶也留不住。越是封閉的渠道,越是需要小心翼翼的經營,把標準提升,才能讓競爭對手沒有可趁之機。
3、自我管理
經銷商永遠是在被各個渠道牽著鼻子走,已經沒有了自己的方向。在商超面前沒有主動權,在終端面前沒有主動權,永遠都是別人說什么是什么,從壓貨、促銷、任務、利潤、管理等各方面已經沒有自己的樣子。
經銷商的競爭力是什么?
現在大多數經銷商本身沒有競爭力,能占據渠道依賴的是過去的經營,還有就是不斷舍棄屬于自己的利潤,咬牙簽下各種痛心的條款。
想要掌控渠道、留住渠道,那么就先做到自強,產品強、能力強、動銷強……而不是停留在口號。
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