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逗你玩”,火了綠豆;一部“姜你軍”,火了生姜;今年豬兄也不甘示弱,上演了一部轟轟烈烈的漲價大片。同是餐桌上的主力,魚類自然也開始不“淡定”了。7月22日,記者走訪了湖塘綜合市場,發現鳊魚、鰱魚、鯽魚等淡水魚一個月以來,漲了20%到30%,部分產品的價格更是創下了歷年來新高。
“啊,一個鰱魚頭就38塊了,鰱魚多少錢一斤了???”沒問價格的朱女士嚇了一跳,水產攤位的張師傅一邊給魚去鱗一邊回道,“鰱魚漲價了,現在12塊一斤”。“我前幾天來買才10塊錢的,才幾天功夫啊,你先等等。”朱女士回頭看了看一旁的丈夫:“你說還要伐?”丈夫答道:“總要換換口味的,天天吃排骨,你不也心疼的。”
已經做了十多年水產生意的張師傅告訴記者,今年淡水魚的價格比往年確實高了一些,像鳊魚,以往最多8塊,現在已經10塊了,算是歷年新高了。鯽魚往年在7塊左右,今年一個月前是9塊,現在是11塊了。鱸魚一個月前是17、18塊,現在是22塊。蝦類也漲了很多,像基圍蝦,夏天是出產的旺季,一般在二十塊錢左右,現在都27了,河蝦就更不得了,普通的就要七八十塊錢一斤。
淡水魚都漲價了,那生意是不是少了?張師傅指向豬肉專區笑笑,“你看,那邊的人是不是比我們這邊還少一些,比比十八九塊的豬肉,還是魚合算,再說,夏天多吃魚,好的!你說對伐?”
張師傅認為,淡水魚漲價主要受天氣影響,今年先是干旱,然后又一直下雨,使得淡水魚供應可能比往年下降了一些,而且今年養魚的成本也高了,像魚苗、魚飼料都漲了。
記者發現,黃鱔的價格尤為嚇人,以往三十幾元的黃鱔,現在45元一斤。已經賣了5年黃鱔的孫師傅說,現在的黃鱔,我批發價就比一個月前高了三成多,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