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牌公司企業(yè)事務部企業(yè)傳播經理李清麗向《中國經濟周刊》強調:"為了杜絕假中獎現象發(fā)生,公司早就要求各大超市收銀臺及產品陳列貨架的顯眼位置張貼提示牌,提醒消費者不要上當受騙。"
7月1日,小喻夫婦到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虹商場")南昌江大天虹周末大采購。結賬時,小喻順手拿了一包1.5元的綠箭口香糖。走出商場,他撕開包裝,卻抽出一張"刮刮卡".
"中獎了!我們中大獎了!15.8萬的大獎!"
然而,中獎卡上的兌獎熱線一直占線。小喻只得撥通口香糖外包裝上的免費熱線,但他得到的答復卻是:箭牌公司從未開展此類促銷活動,中獎卡是犯罪分子的詐騙手段。
小喻疑惑:遭遇這樣的騙局,箭牌公司和商場都無須擔責嗎?
"大驚喜"是老騙局
一臉無辜的南昌江大天虹品質管理部部長賈倩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前不久,商場剛剛因為綠箭假中獎卡開展了一次大范圍自查,同一批次里確實查出不少,但該批次產品已經全部下架,并退回了生產廠家。
早在2005年,山東、福建、遼寧等省市就有數百名受害人陷入騙局,涉案金額高達50余萬元。近年來,詐騙團伙在西北各省尤為猖獗。
箭牌糖果(中國)有限公司(下稱"箭牌公司")提供的《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qū)人民法院判決書》顯示,今年甘肅省判決的一起"綠箭假中獎卡"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們的作案手段極其簡單:他們事先分7次印制了虛假美國箭牌糖果公司中獎卡3萬余份,在福建龍海市龍池開發(fā)區(qū)租住的房間里,將非法印制的虛假中獎卡放入事先購買的真綠箭口香糖內,再帶至甘肅、青海、寧夏等地,在當地的大商場、大超市里上演一出"移花接木"的戲碼。之后,當"中獎者"撥打中獎卡上提供的兌獎熱線、公證電話時,該團伙其他成員則冒充箭牌公司及公證處人員,以領取獎金需繳納1%的手續(xù)費、公證費為由,要求"中獎者"將該費用匯入指定銀行卡內。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