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改委限價10個月以后,糧油企業將迎來一次普漲潮。上周,一直謀求本土化的益海嘉里終于抗不住虧損壓力,不得不在中糧福臨門之前宣布了提價。這一漲價“宣言”給國內的食用油市場帶來的震動頗大,加上之前的魯花漲價事件,食用油市場普漲態勢已現端倪。事實上,不僅僅是食用油,由于農產品價格的普漲,肉制品、酒、月餅的提價信息也相繼出現,被推遲的漲價聲終于響起。
與此同時,在美債等因素帶來的這一輪股市和期貨市場的大波動中,農產品和食品成為抗跌品種。近兩年,紙幣泛濫,通脹壓力越加明顯,而農產品成為金融和產業資本熱衷的逐利場。
食用油繼續普漲至“微盈利”
上個月開始的魯花“漲價一日游”事件還未平息,本月初,益海嘉里旗下金龍魚品牌食用油便宣布漲價5%左右,主要涉及豆油、菜油以及調和油三個品種。此次金龍魚的漲價是否預示著行業不堪重負重啟新一輪漲價潮,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2010年11月底和今年4月上旬,國家發改委曾兩次約談中糧集團、益海嘉里、中紡集團、九三油脂這四家食用油企業,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內不得上調小包裝食用油價格,希望能維持物價穩定,并對這四家企業進行政策補貼。其間我國食用油生產成本不斷攀升,導致各食用油生產企業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陸續出現了虧損、限產停產狀況。
針對目前的狀況,中華油脂網信息主編郭清保表示,此次金龍魚的漲價預計會帶動食用油市場的普遍上漲,“因為食用油的生產成本在不斷上漲,企業已經感受到了一定的壓力,而像金龍魚這樣市場影響比較大的品牌公開漲價,勢必會帶動其他企業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的漲價意愿。”
國家相關部門8月4日表示,中國食用油零售市場可以承受5%的漲價幅度,雖然幅度有限,但可以緩解生產成本所面臨的壓力。
一些小型食用油加工企業也已經出現了上漲態勢,河南周口市一家植物油廠相關負責人表示,前段時間因食用油生產成本上漲、國家政策等因素,公司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虧損,但大企業沒有漲價的動作,他們也不敢貿然提出漲價。“此次金龍魚提出漲價,為了公司的正常生產運作,公司已經開始對旗下食用油品牌進行調價,漲幅在3%-5%左右,但是因此前的成本上漲等一系列問題,這次的漲價并不能說是保證企業不虧損,只能是略微補回之前的虧損,達到小幅盈利。”
郭清保表示,此次的食用油價格上漲幅度并不會很大,因為現在的市場供應充足,國家的政策形勢也并不明朗,過大的漲幅可能會刺激到國家政策,導致國家調控的新一輪收緊,因此各企業應該還是會維持“微盈利”的狀態進行小幅上漲,以略微補回因成本上漲所造成的虧損。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