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宣稱“可能一輩子不減持蒙牛股票”的牛根生,又一次減持了蒙牛的股票。
據港交所披露的股權資料顯示,蒙牛乳業主要股東牛根生行使權證,沽出228萬股集團股份,每股作價28.25元,涉資約6441萬元,持股量由5.79%降至5.66%。加上其分別在2009年和2010年的數次套現,其套現金額已超過20億港元。
但牛根生卻把連番的減持歸結于“個人行為”。
8月8日《證券日報》記者采訪蒙牛集團發言人趙遠花,她對此未發表任何評論。而現任蒙牛總裁楊文俊也拒不接聽電話。
“這是一灘渾水,到底有多渾濁沒人知道。”有業內人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候如此評價。對于牛根生的減持他認為:“牛根生就是為了套現,套現是他的終極目標。且減持之舉還會繼續,直至最后減持完畢。”
牛根生“食言”
創始人先后套現120億港元
2005年1月12日,隸屬于“蒙牛事業發展促進會”的“老牛基金會”正式創立。作為蒙牛最大的自然人股東,牛根生稱將把自己不到10%的股份全部捐出。在當時牛根生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在極其敏感的香港股市,作為董事長,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把股票變現。于是,我就想到通過捐出的方式讓其實現最大價值。”
然而自從2008年乳業爆發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蒙牛被中糧集團收購,曾揚言“可能一輩子也不會把股票變現”的牛根生也開始連番套現,其他創始人也動作頻頻。有媒體統計,從2004年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后,蒙牛創始人先后套現超過120億港元。
“作為蒙牛的創始人,蒙牛就相當于他的孩子,為什么不要自己的孩子?牛根生、老牛基金會、現代牧業、蒙牛四者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但中糧在中間很清晰花了多少錢占了多少股。”有知情人如此評論。
那么不差錢的牛根生“瘋狂出逃”蒙牛的原因似乎不是第一種。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作為蒙牛公司創始人的牛根生頻繁減持公司股票,“肯定是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不看好”。
“蒙牛到底怎么樣?如何運作牛根生清楚的很,雖然中糧有錢但有些東西有錢也不一定玩得好。牛根生的套現顯然是對蒙牛未來不看好。”上述知情人士認為。
不過不可否認近幾年蒙牛“事情”不斷。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讓蒙牛備受壓力,引發可能被外界惡意收購傳聞;2009年2月,蒙牛高端產品特侖蘇爆出違規添加omp物質被質檢總局查處;2010年10月,引起軒然大波的“圣元奶粉致兒童性早熟事件”被指是蒙牛及其公關公司為打擊競爭對手所策劃,伊利公司也指控蒙牛對伊利旗下產品 qq星兒童奶、嬰兒奶粉進行有計劃的輿論攻擊。
不難看出蒙牛現在亦然是個“多事之地”。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