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花生我扯了3000千多斤,每斤賣3塊8到4塊,賣了一萬多元,除去成本,純利潤都有幾大千,這還不算第二季的。”家住雙堡鄉要武村2組的林大爺談到今年的花生收入激動不已。
8月1日,記者來到仁壽縣雙堡鄉,當地村民早已迎來了這年一季花生的大豐收,而剛種下不久的二季花生苗也已經長到10厘米高了,看著長勢迅猛的花生苗,村民們笑得合不攏嘴:“這段時間氣溫高,正是適合花生出苗的時候,你看,才沒幾天,二季花生苗已經長這么高了,是個好兆頭。”
據悉,仁壽縣雙堡鄉是仁壽縣十個偏遠鄉鎮之一,是典型的純農業鄉。由于雙堡鄉的黃沙地土質,村民常年種植花生。
大家熟知,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而雙堡鄉種植的花生卻是兩季作物,這是怎么回事?原來,自2002年以來,雙堡鄉黨委從南充市花生研究所引進了優質“天府11號”花生后,花生產量創下新高,但由于適合花生生長的黃沙地有限,鄉黨委、政府在參考了各方面的相關知識之后,決定開始嘗試種植兩季花生。
“是不是真的哦?種了幾十年的地,還沒有聽說過花生能種兩季的?”一開始很多村民對此也保持懷疑態度。因為種植花生氣溫很重要,由于花生按照常規的種法都是一年一季,若是改為兩季作物,最難克服的就是氣溫問題。
“為此,雙堡鄉黨委特意請教了專業技術人員。去年,鄉黨委、政府帶領村民開始常年種植兩季花生,統一規化,統一種植,統一提供技術,并要求鄉上農技人員到農戶家中指導種植,給提前一個月播種的花生搭起了地膜保溫,幫組村民解決了技術上的難題,也慢慢排除了他們心理上的擔憂。”該鄉黨委書記廖玉蘭介紹說。
黨委主導,技術支持,干部帶頭。就這樣,群眾對種兩季花生的態度逐漸從疑慮到相信,兩季花生也在眉山雙堡鄉的土地上慢慢“開花結果”。
2010年,第一次嘗試種植兩季花生的村民就迎來了大豐收。常規花生3月底種9月份收獲,雙堡的第一季花生在2月份種7月下旬收獲,第二季花生7月下旬種11月下旬收獲,兩者在時間剛好上形成了一定的落差。時間的落差加上味道的純正,雙堡鄉的花生在市場上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