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觀察》報道,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關于促進生豬生產平穩健康持續發展防止市場供應和價格大幅波動的通知》。這標志著新一輪的豬肉調控正式啟動。《通知》中明確提出,國家將扶持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積極支持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改善飼養、防疫條件,確保本地區生豬生產能力不下降。“十二五”期間,每年將繼續安排中央投資25億元支持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并視情況適當增加投資。
《通知》還指出,實施能繁母豬飼養補貼制度,是保護生豬生產能力的關鍵環節。各地要繼續按照每頭每年100元的標準,對能繁母豬發放飼養補貼,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給予60%的補助,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中央直屬墾區補助100%。而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豬肉價格持續上漲三個月后,終于出現了回落的苗頭。這是今年以來豬肉價格首次出現環比下降。國務院新一輪的豬肉調控政策亮點在哪里?經濟之聲特約觀察員,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對此發表了評論。
主持人:商務部昨天的監測數據顯示,豬肉價格持續上漲三個月后,終于出現了回落的苗頭。從監測結果來看,您認為本輪豬肉價格上漲到了拐點嗎?
王先慶:現在談拐點還為時尚早,但能肯定的一點是上漲的勢頭被遏制住了,快速上漲的趨勢基本上告一段落。從市場波動的情況來看,個波動的高峰期已經過去了。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