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8月10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迫于成本壓力,康師傅和統一桶裝方便面8月初齊漲價。
據了解,康師傅8月1日開始對旗下的桶裝方便面進行了價格調整,每件(12桶裝)的出廠價提高了2元,終端的銷售價格每桶提升3毛。該公司的員工說,提價主要是因為成本的壓力,同時給流通路留出一些利潤。他說,由于主要原材料比如面粉、棕櫚油、糖等價格持續上升對行業造成壓力,該公司毛利率比2009年下滑6%到28.4%。方便面毛利率都下滑2%-3%。
消費者對此次漲價反應還是比較平淡的。但有市民對某品牌的單桶方便面測算后稱,該產品生產成本環比將上漲8.4%,凈利率將達到14.3%,比調價前凈利率高出4.2個百分點,比2010年平均凈利率高出1.1個百分點。這個價格調控相對比較高,他們認為不穩妥。如果方便面漲價厲害,他們就會選擇其他的產品。有市民說,食品可選擇的產品比較多,方便面又不是生活的必備食品,漲價對市民的生活影響不是很大,大家所要關心的是食品是否安全和健康。
延伸閱讀
據了解,康師傅曾經在今年3月份發布的年報中透露,由于主要原材料如面粉、棕櫚油、糖及pet粒子等價格持續上升對行業造成壓力,擬從4月1日起上調方便面價格。但在消息傳出之后,康師傅遭到了國家發改委約談,后者在3月底對外表示暫緩漲價計劃。對有關“康師傅在暫緩漲價后如何應對成本壓力”的采訪問題,康師傅同樣未做任何回復。不過,最終的原因可以在上市公司業績中找到:去年該公司康師傅毛利率比2009年下滑6%到28.4%。方便面和糕餅產品毛利率都下滑2%-3%。
康師傅的競爭對手統一當時雖然沒有遭到約談,但是也不愿意向外界透露成本問題。該公司新聞發言人楊壽正對媒體表示,公司從不接受有關漲價方面的采訪,而成本管控問題則屬于商業機密。
目前各方企業便也通過其他方法消減成本壓力,不少廠家通過減少面餅重量來達到變相漲價的實質。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介紹,在國際糧價不斷上漲的背景下,國內糧食價格也一路飆升,玉米、小麥等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食糖等食品加工輔料價格也出現大幅度的上漲;人工成本、運輸費用的上漲同樣也加劇了食品企業成本壓力。如康師傅這類涉及飲料、方便面等眾多食品細分行業的企業,成本上漲對其生產影響確實較大。
由于食用油、面粉、糖等大宗食品原料的價格居高不下,甚至持續走高,整個食品企業的成本壓力仍沒有減弱的跡象。分析人士認為,政府逐年提高農產品最低收購價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市場形成農產品價格將逐年提高的心理預期,再加上目前長江中下游旱情等,強化了農戶惜售的心理,助推農產品價格呈現上漲態勢,約談難以對企業提價起到治本的作用。大多數食品企業規模較小、科技含量不高,往往會借助配方升級、換包裝、換口味等方式進行變相提價。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