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盤龍區一直以來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把食品安全作為“一把手工程”,列入區委、區政府的日常議事日程。特別是今年以來,盤龍區堅持食品生產經營者負主體責任、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的原則;堅持集中整治與長效機制建設相結合、企業自律與行政監管相結合,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依法整頓;堅持日常監督、重點排查、抽查抽檢等多種監管措施并舉,構筑全區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平臺,全面提升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主體意識、誠信意識和守法意識,努力在工作中探索完善部門之間的協作機制,力爭食品安全監管無漏洞、全覆蓋。
盤龍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盤龍區食品安全委員會重點組織了有關部門和單位先后開展食品安全情況調查,全區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產業狀況及監管情況調查等調研活動,基本摸清了底數,找到了存在的問題,研究制定了工作措施。針對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重點抓好源頭治理、生產加工環節、流通環節和餐飲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通過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不斷整頓和規范食品市場秩序,確保人民群眾吃上放心食品。
監管
有法依有人管
盤龍食品監督工作對象數量大、分布區域廣,任重而道遠。
盤龍區面積為886.9平方公里,下轄拓東、鼓樓、東華、聯盟、金辰、青云、龍泉、茨壩、松華、雙龍、滇源、阿子營12個街道辦事處,共49個社區、48個村委會。2010年末,全區戶籍人口511146人。目前從事食品生產、加工、經營的單位共有13342戶。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食品安全按環節進行分段管理,由農林局負責種植、養殖行業監管,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行業的監管,質監部門負責食品加工行業的監管,食藥部門負責餐飲服務行業的監管,衛生部門負責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工作。盤龍區為進一步加大監管力量,今年初,區政府專門召開會議,調整補充了公安局、財政局、法制辦、各辦事處等部門列入食安委成員單位,成立了新一屆盤龍區食品安全委員會,在區衛生局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出臺了盤龍區食品安全委員會工作制度、工作信息管理制度、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查處制度、工作監察督辦制度、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評估制度、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辦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規定的八項制度,不僅明確了食品安全各成員單位的職責,還分別與29家成員單位簽訂了《盤龍區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要求成員單位明確一名信息報送人員,保證信息的溝通及時準確,并向社會公布投訴電話,加強與群眾的密切聯系。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