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號下午2點多,太陽耀得人眼睛疼,戶縣草廟村的王誠民老漢連午飯都沒顧得上吃,就趕到田里去照顧他的“金蛋蛋”。
讓務了一輩子農的王老漢這么上心的,就是戶縣重點打造的一村一品項目戶太八號葡萄,農民親切地稱它“金蛋蛋”。王誠民給記者算了筆賬,“一畝地掛四五千斤果,一斤的批發價5塊5,刨除化肥、農藥、人工、包裝箱等成本5千,一畝地耍耍打打凈賺2萬元。”
種葡萄 農民錢袋子里裝進“金蛋蛋
草廟村全村300戶人家,有230戶都在種葡萄,80%的土地都掛滿了葡萄藤。
從2005年開始,戶縣打造“5萬畝觀光葡萄產業帶”,成立了戶縣葡萄產業協會(以下簡稱葡萄協會),劃分戶太八號葡萄優生區、適生區,并向經過葡萄協會認定的優生區農戶每畝補助500元,鼓勵、支持、引導全縣葡萄產業的發展。“每畝補貼農民的500元,大戶和散戶,我們都發放完畢。全縣去年在農戶葡萄種植上的各項扶持資金超過400萬。”戶縣農業局局長王明武介紹說。
戶縣還依托葡萄協會,動員全縣葡萄種植戶加入協會,抱團“取經”。在種植戶王明月家里,協會發的技術手冊《病蟲害防治日歷》《五月份管理辦法》等已經泛黃,卻被她寶貝似的珍藏著。“正是有了這些技術的幫助,我去年葡萄賣了50多萬元。”
目前,戶縣葡萄種植面積2.5萬畝,年產葡萄4000萬斤,建成百畝以上葡萄示范園15個,葡萄“一村一品”示范村5個,國家級葡萄標準化示范園1個,組織葡萄專業合作社12個。據王明武介紹:“僅全縣戶太八號葡萄種植,去年就為農民創收1.5億元。戶太八號葡萄已成為戶縣農產品的龍頭,農民創收的‘金蛋蛋’、‘搖錢樹’”。
“傍品牌” 小心傍倒“搖錢樹”
戶太八號吹響了農民增收的進行曲,但這歡快的樂曲中也出現了一些雜音。就在8月10日,記者看到草廟村沿路兩邊擺滿了待售的葡萄,戶太八號的盒子就立在桌上。“真正的戶太八號,甜得太。要不?五塊錢一斤。”農婦向客人推銷自己的“戶太八號”。但當客人質疑戶太八號不是月底才能上市時,農婦毫不在乎地坦白:“這是興華王。”
“這時節根本就沒有成熟的戶太八號。”這是種植了9年葡萄的王誠民和葡萄協會會長楊毅一致的聲音。那么沿街叫賣的戶太八號又是什么?“這些都是些早熟品種,像興華王、藤稔、87-1等”楊毅說。
對于外形和戶太八號如此相似的“山寨貨”,消費者應該如何區別?楊毅也顯得無奈,“外形確實很相似,只能告訴消費者真正的戶太八號上市時間肯定在8月20號之后,此前銷售的都是早熟品種。”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