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訊 炎炎夏日,筆者走進鄱陽縣凰崗鎮凰崗村的大棚里,紅紅綠綠的辣椒長勢著實喜人。徐德林一邊侍弄著辣椒秧,一邊聊起了蔬菜種植經。他種植蔬菜有6個年頭了,目前有1畝地共4個大棚。前幾年,她主要種西紅柿,收益還不錯。但是,隨著種西紅柿的農戶越來越多,效益也有所下降。“去年,該鎮里引進了一個大型的育苗企業,給我們帶來很多新的蔬菜品種。這不,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我把這個棚改種辣椒,收入達1萬多元,比種其它常規經濟作物的收益高多了。”徐德林高興地說。
近年來,隨著蔬菜產業的迅猛發展,鄱陽縣群眾增收致富的步伐也越邁越大。在扶持蔬菜種植發展上,該縣頗動了些腦筋,一方面加大對蔬菜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注重培育新型菜農,及時引進推廣先進種菜技術及新品種;另一方面,完善種植結構、拉長蔬菜產業鏈條,促進農民增收。
該縣農業局技術人員告訴筆者,他們積極引導群眾普通蔬菜和價值高的蔬菜一起上、傳統品種和新品種同發展、順季栽培和反季栽培為互補,探索出了“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蔬菜產業化經營模式,把農民的經濟效益與龍頭企業、蔬菜基地的經濟效益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龍頭帶動引導農民發展高效農業。
據縣農業局負責人介紹,2009年,該縣結合大棚蔬菜的實際,有針對性地引進了投資1000萬元的龍嶺蔬菜育苗項目。它不僅為農戶提供品種齊全的蔬菜秧苗,還負責教授種植技術。該企業還建起了省內外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建設購銷合同,從而解決了鄱陽農民蔬菜銷路問題。縣農業局技術人員說:“該企業最大的優勢在于它建立起完善的農產品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體系,能有效幫助農民提高生產效益。”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目前鄱陽縣無公害蔬菜達到11萬畝,其中大棚蔬菜面積為2.8萬畝。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