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商總局早在今年3月28日便發布公告,要求在《食品流通許可證》經營項目中增設乳制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或乳制品(不含嬰幼兒配方乳粉)兩個需要行政審批的項目。
規定從今年4月1日起,凡申請乳制品經營的,必須到工商部門申領相應的《食品流通許可證》;對已從事乳制品經營的,也應在今年7月底前主動到工商部門申請變更經營項目。
按照規定,從8月1日起,凡食品經營者所持《食品流通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經營范圍中,沒有乳制品(不含嬰幼兒配方乳粉)標注項目而繼續銷售乳制品,或沒有乳制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項目而繼續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以及無證無照經營乳制品的,一律依法查處。
今天下午,記者走訪了多家嬰幼兒奶粉的專賣店及大型超市,了解新規的落實情況。采訪中記者發現,仍有不少店家對新規一無所知,無證、超范圍經營乳制品。
在解放東路的一間名為紅荔超市的嬰幼兒奶粉售賣店,記者沒有發現店內懸掛有更換過的《食品流通許可證》,而店員對新規并不知情,“奶粉公司都會配發商品檢測書。可以確保產品質量,至于奶粉必須憑借證銷售的新規確實沒聽說過。”一位銷售人員表示。而對面馬路的另一家嬰幼兒產品售賣店,記者雖然看到了《食品流通許可證》,但發現證書卻屬于“舊版”,并未對乳制品銷售范圍做出規定。
記者在國貿、海淀五西路等多家中小型超市采訪中發現,大部分賣場存在未更新乳制品經營項目、未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等違規行為,乳制品銷售賣存在安全隱患。
記者還走訪了大潤發國貿店,在該店服務總臺咨詢處,記者看到了新版《食品流通許可證》,其中只標示了乳制品(含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經營許可,沒有標示乳制品(不含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經營許可,但在店內卻仍大量銷售除嬰幼兒奶粉外的其它乳制品,包括“營養快線”“娃哈哈”等乳制品飲料在內。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期才知道乳制品新規,所以正在積極向工商部門申請變更經營項目,不久后就能完善相關經營范圍。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