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的每噸5300元到今年的每噸7500元,白糖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有人曾覺得糖不算生活“必需品”,大不了少吃。但漸漸的,“連鎖反應”開始顯現,糕點漲價了,糖果漲價了,剛上市的月餅價格也比去年高出了5%~10%。
糕點糖果“挺不住”了
趙女士經營了一家面包店。前幾天,她將店里一種比較受歡迎的吐司從15元漲到了18元。同時,其他糕點也分別漲了0.5元~2元。“其實我并不愿意漲價,容易失去客源,但總不能做賠錢生意吧。”趙女士告訴記者,制作面包用的面粉、食用油、白糖等各種材料都漲價了,白糖漲得尤其厲害。做糕點每天都要用大量白糖。夏天白糖容易化,又不能囤積太多,只能隨用隨進。
其實,除了糕點外,奶糖、巧克力等“用糖大戶”的價格也均有上漲。記者在市場上看到,之前每斤售價為52元的某品牌散裝巧克力標價變為54元。和直接漲價不同,一些品牌利用“瘦身”分攤起成本。小李很喜歡吃一種奶糖,但她最近發現,這種奶糖的包裝明顯縮小,凈含量也大不如前。
大眾口味月餅漲得多
月餅在中秋節前一個多月就迫不及待地“搶”上了市場。但在月餅市場上放眼望去,第一感覺便是“貴”。以某品牌500克盒包裝的五仁月餅為例,去年還賣27元,今年上市就賣到33元。其實這還算是“大眾價位”,幾百元的月餅禮盒并不鮮見,倒不是因為“過度包裝”,而是月餅真漲價了。
“月餅漲價是必然的,因為各種成本都漲了。”我市一家月餅生產企業負責人給記者列了幾種月餅所需材料價格,除白糖漲價外,花生仁從去年8000元/噸漲到19000元/噸;核桃仁從去年23000元/噸漲到37000元/噸……平均算下來,原材料價格上漲了67%。此外,人工成本增加也很明顯,小時工的平均工資從去年的4.2元漲到5.8元,紙盒等各種材質的包裝成本也都漲了。
大連人還是比較鐘情于五仁、什錦、椒鹽等口味的京式月餅,但據了解,這些材料漲價最為明顯。制作“大眾口味”餡料的花生仁、瓜子、杏仁、腰果、芝麻等的價格都漲了60%~70%。蓮蓉、豆沙等成品餡料占餡料的30%左右,價格也漲了40%。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