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來,東莞的李先生保持著喝可口可樂的習慣,且每天至少要喝兩罐。今年初,他被診斷患有8顆齲齒。在查閱了相關資料后,李先生認定患齲齒與喝可口可樂有直接關系。昨天,他一紙狀紙,將廣東太古可口可樂公司(以下簡稱"可口可樂公司")及一家賣可樂給他的超市告上法庭。
"腐蝕牙齒的主因是含有碳酸"
昨天,李先生戴著墨鏡,不茍言笑坐在原告席上。被告一可口可樂公司和被告二超市均派律師出席庭審。
李先生在庭上稱,他自幼牙齒情況良好。4年前,他喜歡上飲用可口可樂,一天不喝上2罐就不過癮。近期,他突然發現牙齒漸漸松動,并出現一掰就斷的情況,醫生建議他重新植牙,每顆植牙的價格高達1萬多元。
一次偶然的機會,李先生聽說喝可樂會腐蝕牙齒。于是他上網查詢,搜集了大量此類信息,其中不乏專家和著名機構對此的負面評論,甚至國外有起訴可口可樂公司的案例。李先生認為,這些信息說明,腐蝕牙齒的主要原因是可口可樂中含有碳酸。
李先生發現,可口可樂的包裝上卻對此無只字警示,為此,他將可口可樂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被告賠償300多元醫療費用,并承諾在其產品包裝上注明警示標識。
庭審焦點一:可樂是否損牙?
昨日的庭審上,原被告雙方對于可樂是否腐蝕牙齒展開了激辯。
可口可樂代理律師質證時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口腔科學》一書中,對于齲齒的病因表述為:多因素疾病,四個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形成齲齒,即細菌、碳水化合物、牙齒自身狀況和細菌在牙齒上的時間。
該律師強調,齲齒的生成,是在足夠長的時間內牙齒上附著糖,細菌才能進行腐蝕,所以,不注意口腔衛生才是導致齲齒的主要原因。而四個形成齲齒因素之一的碳水化合物,也是由糖轉換而來,與可口可樂中加入的二氧化碳沒有直接關系。李先生先雖然列出了碳酸對人體有損害的理論,但未能提供證據證明碳酸損害人體,希望法院駁回原告的所有訴訟請求。
聽完此言,李先生情緒激動,稱他愿意拔出牙齒捐獻給國家專業機構做實驗。
對于可口可樂公司提交的第6份證據,即該產品通過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檢驗,原告律師提出質疑,稱可口可樂在檢驗時只提交了5個樣品,不符合國家標準提交12個檢驗樣品的規定,所以該檢驗依據不足,結果不能成立。
對此,可口可樂代理律師回復,將與公司技術人員溝通,并將結果以書面方式上交法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