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是自然災害頻發地區,自然災害嚴重影響著山西省農業特別是種植業的安全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近期,山西省內多個地區出現極端天氣,暴雨、冰雹突襲造成大面積農作物受損。特別是7月份太原市清徐、陽泉、運城等地發生的極端天氣造成上千畝莊稼被砸,損失嚴重。
對此,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公司勇擔社會責任,自2010年8月在全省開展了種植業保險試點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使玉米、小麥等農作物從此戴上了“護身符”。
2.73元投保,260元賠付
7月份,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巨城鎮南莊村接連突降冰雹和暴雨,致使玉米等莊稼被砸得一片狼藉。據村民介紹,冰雹有玻璃球大小,很多正在生長期的玉米、高粱倒伏,第二天又至的暴雨使倒伏莊稼被泡,雪上加霜。
“我種的玉米估計減產六七成。當時可是把我急壞了。”當地的老農李大爺說,“還好,我兒子及時給莊稼上了保險,我種的玉米地,每畝只交了2.73元,受災后每畝地拿到了260元的補償,當時懸著的心才踏實了些。現在我們總共拿到5萬多元的賠償。”李大爺說起來都興奮,“以前受災,整個村就聽不到一點笑聲,這還是頭一次看到鄉親們受災后還能笑得出來啊。”
據了解,在同一天,山西省太原市轄區的清徐縣、運城市轄區的新絳縣也同樣受到冰雹襲擊,受災的農戶都拿到了種植業保險的賠償金。
“根據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農民給玉米和小麥上保險,每畝只需交納2.73元和2.25元,就可得到玉米、小麥每畝保險金額260元、300元的賠償,對于種植業保險試點期間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補償實行最高3倍封頂辦法。”人保財險山西分公司農險部總經理楊俊介紹。據了解,僅7月份受災農戶損失已經接近5000萬元,保險業的理賠數據正在統計之中。
“種植業保險是從農作物出苗期開始投保的,今年5月19日運城臨猗縣耽子鎮、角杯鄉分別賠付了20.5萬元和53.08萬元。僅7月份一個月,陽泉市平定縣巨城鎮南莊村玉米保險預付賠額就有5萬多元。”人保財險山西分公司理賠管理部高級業務主管李清武介紹。
據了解,在山西省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試點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原則。農戶、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龍頭企業、經辦機構等有關各方的參與都要堅持自主自愿。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基礎上,各地可因地制宜制定各項支持政策。保費補貼政策要同農業信貸及其他支農惠農政策有機結合,以發揮財政政策的綜合效應。農業、氣象、財政、宣傳等部門要對經辦機構的承保、防災、防損等各項工作給予積極支持。
“目前全省11個地市都已經實施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其中,晉中市、陽泉市、臨汾市、運城市、呂梁市是主要的投保省份。到目前為止,全省已有239萬農戶參加政策性種植業保險,其中,小麥有64.7萬戶,玉米有174.29萬戶。”楊俊介紹說。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