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一直是大家觀注的焦點,像前不久的味千的“骨湯勾兌門”;肯德基、永和豆漿的“豆漿勾兌門”和海底撈“骨湯和飲料的勾兌門”,幾個“勾兌門”讓大家知道“濃縮”不一定是“精華”。而雀巢一款牛奶產品被檢出蠟樣芽胞桿菌超標近130倍;雨潤老北京烤鴨,菌落總數實測值達到標準值的13倍。菌落總數超標,讓大家知道知名品牌的產品也不一定全是“干凈”的。
希杰公司對蜂蜜柚子醬長毛事件回應冷淡
近日,希杰(cj)韓國株式會社旗下產品被消費者舉報,稱其蜂蜜柚子醬在保質期內未開封竟然起毛。
記者與希杰(青島)有限公司市場部零售渠道總監李磊取得了聯系,但其對記者提到的產品出現起毛現象這個問題,他表示,自己沒有看到產品,并且,具體是在生產、流通或保管等哪個環節出現的問題現在并不能判斷,也不方便發表任何意見,同時指出,對此類問題公司會很重視,絕對不會拖著不解決。同時指出,公司會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原則,按正常程序進行退換貨處理。但直到采訪結束,也沒有向記者詢問相關消費者的信息。
食品起毛現象,專家指出,一般情況下,食品在兩種情況下會出現起毛的現象,一是時間長了,超過了保質期。二是,如果在保質期內就起毛了,說明里邊有雜質,臟的不干凈的東西,從而產生霉菌,表象上反映出的就是起毛了。而這類霉菌多是黃曲霉菌與鐮刀菌。食用這樣的食品,短期內會引起人體胃腸道反應,比如腹痛、腹瀉、嘔吐等,嚴重會引起食物中毒。而給人體帶來的潛在的慢性反應則會引起繁殖障礙、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以及過敏性皮炎等。同時,長期食用會致癌。
其實生活中含有致癌物質的食品很多,這些食品應該少吃或者不吃。
一、咸腌制品魚:咸魚產生的二甲基亞硝酸鹽,在體內可以轉化為致癌物質二甲基亞硝酸胺。蝦醬、咸蛋、咸菜、臘腸、火腿、熏豬肉同樣含有致癌物質,應盡量少吃。
二、燒烤食物:烤牛肉、烤鴨、烤羊肉、烤鵝、烤乳豬、烤羊肉串等,因含有強致癌物不宜多吃。
三、熏制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魚、熏蛋、熏豆腐干等含苯并芘致癌物,常食易患食道癌和胃癌。
四、油炸食品:煎炸過焦后,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烴。咖啡燒焦后,苯并芘會增加20倍。油煎餅、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條等,因多數是使用重復多次的油,高溫下會產生致癌物。
五、霉變物質:米、麥、豆、玉米、花生等食品易受潮霉變,被霉菌污染后會產生致癌毒草素--黃曲霉菌素。
六、隔夜熟白菜和酸菜:會產生亞硝酸鹽,在體內會轉化為亞硝酸胺致癌物質。
七、檳榔:嚼食檳榔是引起口腔癌的一個因素。
八、反復燒開的水:反復燒開的水含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后生成致癌的亞硝酸胺。
九、火腿+乳酸飲料 容易致癌——將三明治搭配優酪乳當早餐的人要小心,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等和乳酸飲料一起食用易致癌。為了保存肉制品,食品制造商會添加硝酸鹽來防止食物腐敗及肉毒桿菌生長。當硝酸鹽碰上有機酸時,會轉變為一種致癌物質亞硝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