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食品塑化劑風波剛過,香港奶粉又被曝檢出塑化劑。根據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日前對三款市場上購買的嬰兒奶粉檢測發現,奶粉中含有塑化劑dehp,敲響了幼兒食品安全的警鐘。昨天,新浪微博上一則名為“3種奶粉含有塑化劑:美贊臣、美素、明治”的帖子瘋傳,不少媽媽為此大呼無奈。
根據香港《東周刊》報道,早前委托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化驗三個受歡迎品牌的初生嬰兒奶粉,結果竟全部驗出含塑化劑dehp,含量由十億分之廿八至四十二不等。化驗結果雖未有超出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標準,但由于奶粉是初生嬰兒在母乳以外的唯一食品,兼且長時間飲用,或影響幼兒發育。有外國學者曾利用老鼠進行測試,發現dehp有抗雄性激素作用,老鼠長期吸收塑化劑后,雄性出生率減少,更引致生殖器官較正常短小。醫學界目前尚未就dehp對人體發育影響進行研究,但有兒科醫生指dehp或與男童性遲熟有關。香港也發現有十四歲男童的陰莖長度與小童無異,不排除與塑化劑等環境激素有關。
為探究真相,記者昨天通過國際長途聯系到了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黃港住教授,正是他進行了這次檢測。黃教授告訴記者說,2個月前有香港媒體送來了3款不同品牌的初生嬰兒奶粉,當時是進行編號的,并未標明具體品牌。經過反覆測試,三個奶粉樣本均驗出含微量dehp,當中以日本品牌最低,但三者dehp水平并未超出食物安全中心訂下的1.5ppm(百萬分率)標準。“三個品牌的奶粉dehp含量很低,應該不是在制造過程中出現或添加。”黃港住說,“根據國外其他國家的相關調查,當地的嬰兒奶粉dehp含量介乎十至一百二十微克/千克,所以光從奶粉本身來看,香港奶粉未見異常。”
黃港住表示,塑化劑只是個統稱,目前已知的有逾百種,大部分例如雙酚a屬類雌激素,影響生殖系統,令女童出現性早熟;但dehp則屬抗雄性激素,主要抑制男性性器官及精子功能。“在老鼠的測試中,塑化劑影響可以很嚴重,但對人體的影響仍未有確切證據。”黃港住說。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