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7月底以來,全國白砂糖價格漲速明顯加快,同比漲幅也隨之擴大。與7月28日相比,8月24日白砂糖價格上漲3.0%。分地區看,超七成省區市白砂糖價格上漲,其中浙江、山東、海南的漲幅居前,分別為9.0%、7.4%、5.5%。目前,全國白砂糖價格明顯高于去年同期,8月24日價格同比漲幅已經超過30%。
“糖高宗”卷土重來
從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獲悉,昨天本市白砂糖的批發價為7.8元/公斤,而在今年年初,其批發價為7元/公斤,上漲約一成。根據中國云南糖網的數據,目前上海、浙江等地的白糖現貨價格均上漲到8000元/噸,有些地方甚至高達8080元/噸,創下歷史新高。
業內人士表示,在消費者對價格特別敏感之際,廠商為了不多做變動,通常會選用改變包裝以降低成本壓力。夏季的消費旺季剛剛過去,又迎來中秋月餅季的用糖高峰,與此同時,我國食糖主產區連續減產,使得食糖供應出現緊張。專家表示,這一情況至少要到今年11月才有望得到緩解。
“因為天氣原因,我國食糖生產已經連續減產,而國儲糖從5月至今已經拋售了4次,共計90萬噸,國庫存量不多,今后這樣的調控手段效果也會減弱。”東方艾格分析師高旺認為,盡管這兩天食糖的現貨和期貨價格均有小幅下調,但真正要走下高位,至少要等到11月。
白糖供應青黃不接 添加劑新規間接刺激
眼下,距離新糖上市仍有數月,10月下旬新糖才會陸續開榨,加上今年南方旱澇災害,使得產糖大省廣西減產嚴重,廣西糖價一直是中國糖價的風向標,廣西糖價上漲,各地也就跟著漲。與之相反,白糖正是消費旺季,這使得供需矛盾突出。
5月份之后,飲料需求的增加,加大了白糖的消費需求,端午、中秋、國慶眾多節日使粽子、月餅以及其它傳統糕點的生產迎來需求旺季,這些都加大了白糖的消費缺口,助漲了糖價飆升。另一方面,《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新規的出臺對添加劑的使用更加嚴格,原來采用甜蜜素、糖精等添加劑替代白糖的行為會得到一定的遏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白糖需求量的增加。
除此之外,國際蔗糖減產,人為炒作的嫌疑也間接的對白糖市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業內人士分析,由于我國連續幾年減產,目前白糖庫存消費比降到歷史低位,且消費需求正處于旺季,短期內,供需偏緊局面將很難緩解。預計到國慶之前,糖價還有可能繼續上漲。
不過高糖價不會維持太長時間,隨著第三季度末期進口原糖陸續到港,國內供應將略有改善,加之10月下旬新疆蔗糖將會開榨,11月廣西也會開榨,屆時糖價肯定會回落,預計幅度大約為8%~10%。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