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門事件尚未散去,骨湯門、醋精門又接踵而至……近期食品問題頻發,讓不少消費者捏了一把汗。而最近網絡上瘋傳的一段“揭秘方便面制作過程”視頻,曝光方便面油炸面餅過程中使用循環使用的“千滾油”,又將日常消費品中的方便面推向了風口浪尖。
網曝:“千滾油”炸面餅
在網上曝光的這段1分48秒的視頻里,可以看到方便面的制作流程:面團經過處理后,做成面條送入蒸箱,經蒸、煮、炸、切塊后放到油鍋里進行油炸脫水,冷卻分離完便可裝袋銷售了。視頻顯示,在整個制作過程中,炸面餅所用的油是循環反復使用的,就是俗稱的“千滾油”。面餅里帶出來的油,在過濾掉殘渣后會繼續使用。剩下的油則進行檢測,合格者直接使用,而不合格者則取部分新油,稀釋原有循環使用的舊油,并加入添加劑,使其酸價過氧化值降低,以保證符合相關標準。
一位方便面行業內的資深人士表示,油炸面使用的是棕櫚油,而對油鍋中的油有兩個指標決定是否添加新油,一是油量,二是酸價和過氧化值,一旦油量減少到一個度將自動添加新油,而一旦酸價和過氧化值超標,則將抽出一部分老油,置換相應量的新油。但新油只是稀釋了老油,油炸過程中會反復添加新油稀釋鍋中的老油,注入油鍋的油并非先進先出,也根本無法做到先進先出。因此雖然指標能夠保持在一定標準之內,但不排除千滾油存在的可能性。
專家:吃多了可能致病
業內專家表示,如此循環使用的千滾油,可能會破壞人體的免疫力,而隨著循環使用次數的增多,其中致癌物也會呈幾何級數增長,相應地,對人體的危害也就越大。而“千滾油”中更是包含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長期食用可導致肥胖、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多種疾病。中山大學營養學系教授蔣卓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面餅放在已煎炸過的油水中再度煎炸,油中的脂肪酸會被氧化產生一種名為多環芳烴的化學物,這是一種致癌物質。 “雖然人體本身也有一定的解毒能力,如果這種物質含量不算高,可能暫時不會導致直接的安全問題;但不能忽略的一點是,在面餅反復煎炸過的油水中,也會產生反式脂肪酸。人體若攝入過多的反式脂肪酸,會導致人體中的壞膽固醇升高,把好膽固醇降低,這樣會導致血管老化及心腦血管疾病。另外,反式脂肪酸吃多了還可能導致糖尿病,甚至癌癥發病率增高。而這些并不僅限于老年人,年輕人多吃此類食品也同樣會有這樣的后果。 ”
據統計,2010年我國方便面生產總量已達494.5億包,平均每年人均消費近38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