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味千拉面的勾兌面湯,到肯德基的勾兌豆漿,再到海底撈火鍋的勾兌底湯,近段時間一系列曝光的勾兌食品讓公眾目不暇接。然而現在消費者對勾兌食品究竟是由什么組成的還不得而知,僅僅知道“可能”含有什么。那么這些“可能含有”某些原材料卻和由原材料制作而成的食品一樣美味的勾兌食品究竟是哪里打動了我們,又究竟帶給我們什么營養呢?
勾兌產品就是通過食品工業加入一定的添加劑調配出的食品或飲品。本報記者 王遠征 攝
添加劑是食品工業的一個手段
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我們和食品原材料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中國農業科學院食品工業研究所研究員宋慶表示,目前我們在超市看到的很多產品其實都是所謂的勾兌產品即通過食品工業,通過加入一定的添加劑調配出來的食品或者飲品,比如包括我們平時購買的一些果汁飲料,也許根本不含有任何水果成分,只是用色素、調味劑等添加劑勾兌出來的。甚至在牛奶、蜂蜜這些原本應該是真材實料的產品中也出現了“牛奶產品”、“蜂蜜產品”這樣使用添加劑或者替代物的勾兌產品。在這些產品中原材料所占比例的測定往往只能通過一兩個指標,比如果糖、蛋白等等,而一些最近出現的新產品甚至還沒有原材料測定的標準,這就使得這些勾兌產品中原材料究竟有多少成了“懸案”,甚至還出現了“可能含有”這樣極端的例子。“所以消費者在面對勾兌產品的時候首先應該有一個平常心,認識到添加劑只是食品工業的一個手段,而且一般的添加劑對人體都是無害的。其次應該看清食品的配料,了解食品中真正的成分,不要被一些食品的營銷噱頭欺騙。”
宋慶表示,事實上,除了真正的天然野生食物,所有經過人類加工的食品中,大概沒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除了很明顯的添加食品外,很多看上去是天然的食品中也有添加劑的存在。比如一些醬肉的產品原本應該是紅色,但是在工業生產中達不到手工制作的色澤就使用色素,這樣的擦邊球經常讓消費者難以分辨。”
并非所有的勾兌食品都沒有營養
既然勾兌食品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那這些食品的營養是不是會受到影響呢?宋慶表示,這些食品的營養主要還是看勾兌的原料。拿濃湯寶這類產品來說,雞肉粉和魚粉并不是新鮮食材。植物末中的穩定劑、乳化劑、抗結劑、食用香料也是食品添加劑。香精主要是用來調味的。這些添加劑能讓濃湯寶有新鮮牛肉、魚骨和雞肉熬出來的湯料的感覺,實際上本身含有這些原料的含量是比較少的,和天然熬制的濃湯沒法比。
根據《調味品分類》國家標準(gb20903-2007)的定義,這些湯料的調味品應該是屬于“復合調味品”,實際上只能起到調味的作用,本身的營養并不充分。“但是這也不能說所有的勾兌食品中都沒什么營養,主要看它是什么類型的食品,原料所含的營養價值多不多。”
提醒
高血壓人群少吃復合調味品
既然勾兌食品已經充斥于我們身邊,那這樣的食品對我們的身體會有哪些影響呢?
解放軍306醫院中毒科副主任醫師王澤表示,一些調味料中所含的鮮味劑主要是味精和5"-呈味核苷酸二鈉。這兩種成分中都含有鈉,攝入過多會出現一定的身體反應,比如口渴、血壓高和所有因食鹽過量引起的不適。因為味精不像食鹽那樣有咸味,食用過量也不會被察覺,但是通過食用味精攝入的鈉和食用食鹽獲得的量是一樣的。所以一些不能攝入太多鹽的人群,比如高血壓人群也盡量不要去食用這些復合調味品。
另外味精中還有麩胺酸,這是神經系統傳達信息的一個媒體,如果從體外攝取進來,就會干擾神經系統的自然規律。因此有人會肌肉麻痹,甚至休克、頭痛等。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