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中秋節,除了月餅外,白酒、紅酒、茶葉似乎成了傳統中秋禮品的老三樣。而今年,記者在走訪了沈城幾大超市后發現,在高物價下,單位采購福利用品、市民選購中秋禮品的種類都在悄然發生著改變,禮品油、禮品米、禮品蛋等都成為送禮的不錯選擇。
單位福利悄然“變臉”
劉穎是鐵西區一家企業的辦公室文員,每年春節、中秋等年節,都是她最忙的時候,除了為客戶準備禮品外,還要為公司的員工采購發放福利所需的禮品。今年為了采購的禮品最貼近民意,劉穎先期在同事內部做了個問卷調查,結果出乎她的預料,多數同事都提出了更為平民化、實用的禮單。“今年物價飆升,單位還是發點實用的東西,如大米、食用油、雞蛋這些每家都能用得上。”
不光是普通職員有這種想法,就連一些單位的負責人也有同感,在一家經營變壓器材公司任銷售經理的王先生說:“往年送客戶的禮品單中,至少有不低于三百元的月餅兩盒,再加上兩瓶中檔紅酒。可今年我想將月餅的預算壓縮,轉而換成禮品裝的橄欖油。”至于本單位員工的福利,他覺得也會本著實用原則,發放給大家一些實惠型福利。
中秋禮品冰火兩重天
記者在家樂福百聯店看到,除了月餅、紅酒等中秋傳統禮品被擺在顯眼的促銷位置外,原本置身事外的雞蛋、大米、食用油等,也都紛紛穿上“節日禮服”,加入到中秋禮品的行列。
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現在來團購的多是單位發放福利,像一款售價142元的真空裝大米、禮盒形式的食用油多在單位采購之列。一款4l胡姬花的食用油,每桶的價格就有165元,5l裝的更是突破了200元大關。
另外,受到“有毒血燕”事件的影響,今年沈城中秋燕窩市場分外“慘淡”。不僅血燕在市場上徹底沒了蹤影,就連其他一些滋補禮品也受到了冷遇。而高檔白酒雖然連續漲價,但仍出現部分高檔白酒供不應求的局面,一些商家甚至出現惜售的現象。
節前10天為銷售高峰
在太原街沃爾瑪超市,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正在挑選中秋禮品的消費者。馬先生說:“今年的月餅實在太貴了,除非單位發月餅,我自己是不會買來送禮的。”相反,他對擺在促銷位置的某品牌禮品米表現出興趣,“這些是必需品,實用,再附帶一些水果,送長輩過得去。”另一位年紀稍大的王阿姨表示,現在公司送禮更喜歡送消費卡、高檔海味(鮑魚、海參)等。而老百姓送禮趨向于買優質大米、優質橄欖油等。
超市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秋節銷售高峰將會是中秋節前10天,現在是看的人多,買的人少,大家都在掂量著,看看今年價格如何,還有買什么更好,消費者會選擇性價比高的,實用性強的。目前,不少生活必需品企業都在做禮品裝,準備在節慶市場上分得一杯羹。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