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網·獨家報道】8月3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發布《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并自印發之日起施行。《規定》中明確要求自制火鍋底料、飲料、調味料的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向監管部門備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稱,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單上予以公示。滬上餐飲服務場所執行情況如何?9月1日,新民網記者為此走訪了一些飲食店。
記者發現,大部分飯店、小吃店、快餐店、飲品店等尚未張貼公示,詢問店員,也大多表示不太清楚。尤其是一些飲品店,記者走訪了威海路、吳江路附近多家飲品店,店內都沒有張貼公示。吳江路上一家知名連鎖飲料店的店員說,自制飲品的添加配方只有員工內部可見,不對外公開,對于《規范》的出臺他們大多表示還不知情。
也有一些飯店已經達到了《規范》要求。在前一陣子因湯底勾兌而引發過爭議的海底撈火鍋店入口處的醒目位置,記者發現了大幅張貼的公告,詳細羅列了食品添加劑明細,包括各種自制醬料以及毛肚等食材中的添加劑情況,店員說這張告示一周前就已張貼出來。同樣,在因豆漿沖泡事件而受到關注的肯德基,記者也在柜臺一角發現了食品添加劑公示。(新民晚報·新民網見習記者 曹文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