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高價買下的“綠色食品”很可能并不“綠色”。重慶市工商局昨日就重慶市沃爾瑪渝北冉家壩店等三家店涉嫌以低價普通冷鮮肉假冒綠色豬肉銷售一案進行最新通報,沃爾瑪三家門店可能面臨1000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假冒“綠色豬肉”事件的背后是零售業生鮮“竄貨”的管理隱患。
假“綠豬肉”被查
近日,重慶市工商局派執法人員對沃爾瑪重慶冉家壩店鮮肉銷售柜臺進行現場檢查,當時執法人員發現該店共有用于銷售鮮肉的冷藏柜4組,其中標有“高金食品·鮮凍豬肉·中國綠色食品認證”等標識的冷藏柜有3組。經清點,現場共有“綠色食品豬肉”45斤,合計938.7元,但在該店鮮肉庫房卻只有尚未分割的普通白條豬328.8斤,庫房豬肉上均未發現有“綠色食品”印章。即出現了“綠色豬肉”無庫存,卻在冷柜有售的現象。
據人民網消息稱,沃爾瑪重慶冉家壩店工作人員表示,是從某公司購入455公斤普通冷鮮豬肉,商品標簽上標明的“綠色豬肉”正是從這455公斤普通冷鮮豬肉分割而來。
同時,重慶市沃爾瑪沙坪壩鳳天店、大渡口松青路店也存在上述涉嫌以低價普通冷鮮肉假冒綠色豬肉銷售的情況,其行為嚴重違反了《重慶市反不正當競爭條例》第13條的規定,是對銷售的產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行為。
據悉,今年以來,重慶沃爾瑪超市3家分店以低價普通冷鮮肉假冒高價“綠色食品”認證的豬肉1178.99公斤,涉案金額4萬余元。
重慶市工商局昨日對上述三家門店做出通報,這三家門店或面臨最高20萬元的處罰。
管理存隱患
針對此次假“綠豬肉”事件,沃爾瑪7日晚發表聲明稱,對受該事件影響的消費者,公司將給予相當于售價雙倍數額的賠償。今年1~8月曾在重慶沃爾瑪渝北冉家壩店等三家店購買“綠色豬肉”產品的消費者憑購物小票或其他有效購物憑證,辦理賠償。
重慶沃爾瑪推出五項整改措施:全面執行“綠色豬肉”在收貨、分割、儲存、銷售各環節與普通豬肉區分,執行一貨一簽;設立對“綠色豬肉”和“普通豬肉”的日常檢查機制;加強商場內的食品安全管理流程,完善監督機制,各部門設立專人負責相關區域,區域管理層定期抽查,第三方審核等措施;強化專人專崗對商場磅秤及自制產品凈含量、食品原料、添加劑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進行檢查;落實公司關于食品供應商質量審核的要求,特別是加強對包括冷凍、冷藏食品、熟食等高風險食品供應商的審核和管理。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