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中秋節后的第一天,在家樂福、沃爾瑪等大型超市入口的顯眼位置雖然還存留月餅余香,但是已經看不到其身影。據家樂福南屏街店總服務臺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在中秋節當天下午6、7點時就已將月餅回收送返生產廠家。而中秋節之后,無論是家里自食的,還是廠家回收的,火了20余天后,月餅不再“受寵”,這些下架月餅的出路也各不相同。
節后月餅有吃有送還有賣
望著學校發放的一整包還未開封的月餅,云南民族大學外語學校的王潔堂犯起了愁。每年中秋節學校都會給學生發放月餅。“同學們都說挺好吃的,但是我從小就不愛吃甜食!”加上今年大四的他又收到了好多朋友的禮物,所以學校發的月餅一直都沒有動。“看來只能拿給愛吃的同學了!”雖然心中有些不舍,但是至少在送朋友的同時還能賺個人情,月餅也體現了它聯絡感情的價值。
而在某體育器材店從事銷售的楊娜和男朋友現在每天卻只能以月餅為食了。因為兩人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今年公司又抵債來了好多月餅,兩個在昆明無親無故的人,只能每天以月餅為食,“又省錢也挺好吃的,九月底才過期,慢慢吃吧!”雖然每天的早點和零食都是月餅,但他們還是很開心。
有人每天都在吃著單位發的月餅,也有人在“瘋狂”兜售。在景星街,已經沒有了前幾日的熱鬧,好多販賣月餅的商家已經收攤,留下很多空位。而在這條小街的中段,一家賣月餅的攤鋪前,還是有絡繹不絕的顧客購買月餅。“原價5元的云腿月餅現在只要1.5元了,要的快來買?。?rdquo;也許正是跳水的價格才讓許多顧客駐足購買。據賣月餅的商家介紹,這么低的價格也是應廠家降價的通知,并不需要他們來負擔虧損,這一天賣得還不錯,不到15時,幾大箱的月餅現在只剩幾百個了。而買家一般也都是只買不到十個的“散戶”,“買回家當早點吧。”一位攙著老伴來買月餅的老者一邊挑選著月餅一邊說。
下架月餅農戶家里變飼料
廠家回收的月餅要怎樣處理?會不會換個“面罩”重新進入消費市場?在看著各大商場以及超市的月餅下架以后,這成了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