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土中檔白酒高爐家董事、市場操盤手郭強最近顯得很憂慮,他似乎更鐘情新品高檔年份酒,因為當前中檔白酒的利潤越來越薄,增長逐漸放緩。
不止高爐家,江口醇諸葛釀、皖酒王、古綿純等昔日“五小龍”,在醉駕入刑、白酒消費稅、消費者理性、高檔名酒回歸等因素影響下,銷量下滑,利潤日漸式微,走上了多元化、高端化的大躍進之路。而其背后,或許是富了眼前,窮了未來的短視。
中檔白酒已被時代甩落?
蘇酒、汾酒、竹葉青等老名酒復蘇,茅臺、洋河等更是風生水起。誰曾料想,幾年前,茅臺、五糧液、洋河等老名酒就如今天的中檔白酒一樣,寂寂無名,卻是秦河、水井坊等一批新軍憑借廣告的狂轟濫炸,異軍突起。
有分析人士認為,今天的中檔白酒正如昨天的老名酒。茅臺、洋河等名酒的崛起過程佐證,誰能堅守,誰就能在行業獨領風騷。
風光難續
深圳中檔白酒市場是全國的典范。不但品牌更迭迅速,新營銷理念層出不窮,各類促銷更是屢開全國先河,被廣而模仿。多年來,由皖酒王、古綿純、高爐家、江口醇諸葛釀、泰山特曲等品牌構成的“五小龍”格局主導著中檔白酒市場,并上演出一幕幕恩怨情仇。然而,如今風光難再續。
皖酒王作為此前的中檔白酒老大,如今已銷聲匿跡,市場被競爭者蠶食殆盡;高爐家在被深圳資本收購后,走高端之路,年份酒石破驚天,冒險成為首個中檔白酒進軍高檔市場的品牌;江口醇諸葛釀進軍夜場,將酒搭配飲料,川酒精髓亦被埋沒;古綿純經銷商染指八寶粥行業,謀多元化發展……
“2010年至今,深圳中檔酒市場居然沒有一個新品牌能叫得響,這相比往年新品牌爭相進入,形成鮮明對比。相反,則是汾酒、竹葉青、蘇酒等老名酒“搶灘”,深圳名酒市場被攪得風生水起。”深圳市酒類行業協會蔣秘書長如是說。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