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報連續報道北京多家掛著“蒸功夫”牌子的包子店,用香精調制包子餡料,有的還使用一些“不明”香精。“香精包子”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多名包子店老板透露,“蒸功夫”包子多為安徽安慶江鎮人經營,使用的香精都是從老家帶來的,包括一種被廣為使用的“veltol”品牌的“肉味香精”,“就我們江鎮人,可以搞到真貨。”
本報記者探訪“蒸功夫”包子的老家——安徽江鎮,一路追蹤“香精包子”。
安徽省安慶市皖河北岸,坐落著一個面積約80平方公里的皖南小鎮——江鎮。公開資料顯示,這座近4萬人口的小鎮中,約有1.5萬人外出經營“蒸功夫”包子等面點生意,分散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合肥等各地。
保守估計,每年在外從事面點行業的江鎮人銀行賬面收入就有超過5個億。
面點師之鄉 香精店“遍地開花”
9月16日,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江鎮,東西兩個出入口,都豎著龍門架,上寫“中國面點師之鄉歡迎你”。
不足1公里的小鎮街面上,記者看到6家香料香精店。
當地人說,這些香料香精店經常數日無人上門光顧,店鋪主要依靠物流,將貨物發放給全國。還有一個“旺季”是春節過后,外地做包子的人離鄉時,都會隨身捎上一些。
此前,本報記者暗訪北京多家掛著“蒸功夫”牌子的包子店,多名來自江鎮老板稱,隨著江鎮的包子生意規模不斷做大,也影響了東鄰的洪鎮、西鄰的石牌鎮。這兩個鎮的人不僅也外出做包子,更有開香料香精店,“一家挨一家”。
9月17日下午,石牌鎮北口,“百味坊”、“一品香”、“味蓉”等香料香精店,一字排開約有10家。
當地人稱,香料香精店在江鎮及周邊“遍地開花”是最近五六年的事。
在工商注冊的北京“蒸功夫”餐飲有限公司,負責人也是安徽江鎮人。此次“香精包子”事件中,該負責人稱自己的“蒸功夫”包子從不加香精。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