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南 攝
植物界有一種花叫曇花,從綻放到凋謝只有2小時,是典型的只爭朝夕,與曇花有異曲同工之處的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而是一種食物,它的名字叫做月餅!
月餅的“花期”,是一年四季中,季節性食品消費周期最短的,其售賣周期從開始上市到中秋節最多不過兩個月,而真正銷售高峰期也就在中秋節前20天左右,是屬于典型的瞬間性消費商品。
只要中秋節一過,哪怕再系出名門,哪怕再身價不菲,只要中秋節零點的鐘聲響起,月餅們就如同童話人物一般,瞬間從各大超市的貨架上消失。
9月13日,記者在昆明各大超市內,幾乎很難尋覓到月餅的蹤影,節日一過就被廠家快速回收了,一些知名品牌的月餅更是在節前就已經宣告售罄。甚至一些知名廠家的銷售人員還喜悅道:“今年的月餅積壓問題比以前好多啦!公司目前就剩幾百公斤左右的月餅,這些月餅完全可以在月餅的保質期未到前處理完畢。今年我們這些銷售人員不用再賣月餅到10月啦!”
如此快速的收官,讓企業不再為后中秋時代付出太大代價,減少積壓,減少了原材料和成品的“被”浪費。這也許就是云南的月餅生產企業,在通過一次次市場的洗禮后,逐步摸索出讓月餅恰如其分綻放的絕技。
商場:節后剩余的月餅撤回廠家
“中秋節過后第二天,廠家的業務員就把店里的月餅撤走了。”位于十里長街某商超的店員告訴記者,“中秋節之前,就會有一些月餅廠家的業務員到店里來送貨,店里不需要先支付月餅錢,只需代賣,節后再結賬。待中秋節一過,廠家的業務員迅速將沒有賣完的月餅撤走。”
記者在西苑路一家大型超市采訪時也看到,原本存放月餅禮盒的貨架已被清空。該超市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禮盒裝的月餅已經撤回了廠家,“節前,這些標價上百元的月餅禮盒賣得很火,賣不完的就直接退回廠家”,至于回廠后的月餅如何處理,他們并不清楚。
廠家:剩余數量不多會當員工福利
中秋傳統美食月餅在一夜之間幾乎消失殆盡,難覓蹤影,它去哪里了?會怎么處理?這是市民特別關心的問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