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企業子品牌風波再起。日前瀘州老窖被曝出子品牌“自相殘殺”,再度引發了業內對名酒企業過度開發子品牌行為的討論,專家指出,雖然子品牌有利于企業在規模和效益方面的擴張,但是在發展子品牌上應有所節制,否則將適得其反影響企業正常發展。
子品牌再惹風波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瀘州老窖因子品牌過多,出現“內訌”現象,并對其公司治理能力提出質疑。據稱,當地一家酒店老板指出,昨天來了一批瀘州老窖的經銷商,今天又有一批,上家給五成利潤,下家就敢給六成,都說是瀘州老窖的,自家打自家的,這些品牌均各自為戰,讓人真假難辨,都不知道選哪款產品利潤會更高。
而此前瀘州老窖副總經理孫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該公司會繼續奉行“雙品牌塑造,多品牌運作”的戰略。即“國窖1573”和“瀘州老窖特曲”兩個品牌和其他品牌。并介紹瀘州老窖品牌結構時稱,金字塔塔尖為“國窖1573”、塔柱為瀘州老窖、塔基是其他品牌,“這種產品布局會帶動母品牌價值提升及旗下各系列產品的價值提升”。
其實,瀘州老窖因旗下品牌太多,并且有許多關聯度較低的授權品牌,被戲稱為“史上最牛家長”。從市場上的情況來看,國窖系列有國學、國禮、國花、至尊、至美、中國品味、經典裝、國門、v5、典藏、至圣等20多個子品牌;瀘州老窖系列下面又有特曲、紫砂特曲、精品特曲、釀藝、濃香經典、年份特曲、百年、精品頭曲、八年陳頭曲等20多個。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如武陵、老窖老酒、老窖醇香、瀘州陳釀、老窖陳香、濃香源、陳窖、五洲醇、一品坊等30多個系列外的子品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