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
長期從事酒類包裝設計,干這一行已經十余載的小荀迎來了事業發展的春天,不但從一個個體從業者變成了設計公司老板,還成為了貴州某傳統酒業品牌的首席設計師。“這一切除得益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長期積累外,還得益于近年來貴州白酒業的高歌猛進。”小荀說。近兩年來,前來洽談酒類包裝設計的越來越多,都有些讓人應接不暇了。
今年8月中旬,貴州舉辦的國際酒類博覽會上,世界名酒廠商云集,參展企業多達1850余家,參展人員和采購商超過萬余人,會上貴州省內的酒類企業共簽訂酒類貿易合同1670個,貿易總額達439.7億元,白酒供應已經呈現出了供不應求的趨勢。
“白酒產業在貴州工業經濟中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在當前貴州的發展階段,抓工業必須抓白酒,實施工業強省戰略首先要加快白酒產業發展。”省長趙克志在今年6月召開的貴州白酒產業發展大會上如是說。
據了解,“十一五”以來,貴州先后制定了《關于促進貴州白酒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指導意見》、《貴州省白酒產業振興計劃》等促進白酒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指導意見,頒布了《醬香型白酒》、《貴州米酒》等一系列地方標準。去年,貴州省白酒產業實現總產值203億元,居全國第三位;利稅130.8億元,利稅率居全國第一位;增加值152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2.4%。白酒產業成為該省僅次于煤炭和電力行業的重要支柱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
為此,貴州明確白酒產業發展新目標:到2015年,全省白酒產量確保80萬千升、力爭100萬千升,占全國白酒市場份額達到10%左右,白酒工業總產值確保1300億元,力爭1500億元。同時,培育一批名優品牌,新增6至10個中國馳名商標和一批著名商標。確立了加快把茅臺酒打造成“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把茅臺鎮打造成“中國國酒之心”、把仁懷市打造成“中國國酒文化之都”的奮斗目標。
荊棘與坦途
政府之手大力托舉,市場期望值的不斷攀升,資本的不斷介入等因素的助推,自上世紀80年代“發酒瘋”之后,近兩年來貴州酒業的發展態勢堪稱如火如荼。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