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0月6日訊(記者王碩)國慶七天樂,走親訪友購物旅游,當很多人沉浸在假期的快樂放松中,還有那么一群人仍在為生計奔波忙碌著。10月5號記者約好跟隨水果商販小李練攤一天,感受水果商販真實的一天。
5號早上7點,記者趕早來到濟南制錦市小區錦屏街的菜市場,水果攤老板小李已經開張了。攤位顯然被精心收拾過,周圍地面打掃干凈并撒了水,蘋果、石榴、水蜜桃、葡萄各種時令水果鮮靈靈水汪汪整齊擺放,看著就讓人覺得喜慶。
小李老家在濟陽農村,雖然模樣看起來有些滄桑,但實際上只有35歲,膝下有兩個孩子。2001年,他和妻子來到濟南,買了輛三輪車,做起了水果生意,租房子住在小區附近。憨厚勤快心眼實誠,是周圍人對小李的評價。
記者和小李閑聊著一邊等待了約20分鐘,有位騎電瓶車的青年過來挑了幾個蘋果,成交價格是11.2元,小李只收了11元。“大部分都是小區里的街坊,好多都是熟臉,多少讓一點,時間長了說不定就成了回頭客。”說起自己的生意經,小李頗有些得意。
說起進城賣水果,小李表示自己最初不敢來,賣給城里人東西,一想心里就發怵,人生地不熟怕受欺負,等真來了以后覺得城里人都挺好,街坊鄰居還有居委會對外地和本地商販一視同仁,對他還很照顧。小李坐在小馬扎上,看著市場上來來往往的人一臉滿足的微笑,“其實我壓根也不想留在濟南,早晚還是要回老家的。這幾年賣水果掙可點錢,在老家蓋了幾間新房子,又寬敞又亮堂,現在就想多攢點錢,將來好供孩子上學。一定得讓孩子上大學,將來他們留城里,我們兩口子就安心的回村里過好日子了。”
9點多小李的妻子小張帶著他們3歲的孩子也來了。小李夫婦有兩個孩子,大女兒上4年級,在老家由老人看著,3歲的小兒子在濟南,他們一邊賣水果,一邊看孩子。記者問小張,孩子有沒有上幼兒園,小張略帶羞澀說沒有,“一直想讓他上幼兒園,聽說城里幼兒園學費貴,可現在還沒去聯系,也不知道好不好上。”小張告訴記者,平時兩人都是6點半出攤,晚上8、9點收,大人辛苦點沒事,就是孩子跟著多受點罪。還好多虧了周圍街坊,每天都給熱水喝,有時天冷,還讓孩子到屋里去睡午覺。這時老大爺來買桃子,小李小張親切的和顧客打招呼,一看就是回頭客,這次的成交額只有6.3元。之后又來了好幾個顧客。一上午,小李兩口子一共賣了100多元的水果。中午他們三口一起吃帶來的午飯,吃完飯,孩子就在攤位邊上的一個大箱子上睡午覺。
“生意嘛,肯定有還有壞,平均一天也能凈掙個100多塊” 小李和大多數進城賣水果的商販一樣,先到大市場批發,然后到小區的攤位零售,賺取差價,“平時省著點花,每年能給家里攢個2、3萬吧,也不少了。”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