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業發布公告稱,擬以不超過8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17770萬股,募集資金約14億元。募集資金將用于投資閔行馬橋光明乳業工業園區建設項目,建設一個涵蓋乳業技術創新、生產工藝自動化控制程度高、質量檢測手段先進、節能環保、加工配運緊密結合的綜合性乳業示范中央工廠。
此次發行完成后,光明集團持有公司股權比例將由64.993%下降至55.580%,但仍不改變其實際控制人地位。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光明乳業此舉一則增強了產品技術創新力度,使整個乳制品生產過程趨于自動化和標準化,有利于消除影響質量安全的隱患,保障產品質量的穩定;二則此舉有助于擴大公司主營業務規模,將分散的廠房與車間統一經營,起到良好的規模效應和示范作用,提高了企業在行業內的綜合競爭力,有利于推動企業未來快速發展,也符合日益增長的乳制品需求市場發展態勢。”
10月10日《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一位知情人士,他認為:“不能說此舉全是為高管股權激勵鋪路,但是完全可以這么理解。”
業績下滑三成股權激勵難以解鎖
據悉,上述綜合性乳業示范中央工廠項目預計將于2014年達產。項目建成達產后,生產能力為日產乳制品2,000噸,此外,該項目新增產能內部收益率為17.57%(稅后),稅后靜態投資回收期約為7.5年(含項目建設期),預計達產后年稅前利潤為23,005萬元。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光明乳業而言,做大做強是其未來的奮斗目標,近年來企業雖然也已經取得了部分海外收購的勝利,但增強自身實力、提高企業知名度仍然至關重要。此舉通過建立自動化、標準化的生產過程來達到保障產品質量穩定、安全的目的意義重大,利于企業未來國際化之路。”但那似乎只是表象。
據記者了解,光明乳業曾在2009年獲批通過了管理層股權激勵計劃,當時上海市國資委給光明定下的行權條件是:第一個解鎖期:2010年、2011年營業總收入分別不低于94.80億元和113.76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和激勵成本后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90億元和2.28億元。第二個解鎖期:2012年營業總收入不低于136.51億元,凈利潤不低于2.73億元。第三個解鎖期:2013年營業總收入不低于158.42億元,凈利潤不低于3.17億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