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長沙開心吧農場的員工都會開著面包車,把蔬菜直接運送到社區門口,這種蔬菜直銷的形式很受市民歡迎。(詳見本報10月10日b04版)一般來說,市民買菜的途徑有三種,但同時有“超市菜不鮮,市場菜價貴,攤販不放心”的煩惱。昨日,本報在紅網上做了個網絡調查,調查顯示:九成市民覺得菜價貴,他們支持蔬菜直接進社區。而針對菜農攤販們的尷尬“游擊戰”,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能出臺相關規定,讓流動攤販變成一種“定點夜市”。
現狀:廣廈新村實現了蔬菜直銷
廣廈新村社區有幾戶老菜農,正在做著蔬菜直銷的生意。廣廈新村居委會主任劉劍說,社區里的老菜農在社區附近有菜地。社區允許這幾戶人家,在社區前坪擺攤賣菜,不收取進場費和衛生費用等費用。雖然他們的菜比菜市場便宜不了多少,但很受歡迎。“賣得很快,畢竟菜很新鮮,又知根知底,比外面的菜來得放心。”
煩惱:“超市菜不鮮,攤販菜不放心”
日前,記者走訪韶山南路步步高超市、廣廈新村生鮮市場和小攤販發現,超市里:紅辣椒2.69元/斤,黃瓜1.38元/斤,花菜2.99元/斤。但隨手拿起一顆芽白,菜葉有些破碎發黃。生鮮市場:紅辣椒4元/斤,黃瓜2.5元/斤,花菜3.5元/斤,蔬菜一路排開,戶主在上面灑了些水,很新鮮。而在菜農劉金彪的流動攤販上:紅辣椒3元/斤。
市民彭小姐家住天心區華新花苑,她說自己買菜主要有三種途徑。出門走5分鐘,有個生鮮市場,雖離家近,但彭小姐認為“菜貴,品種不多”。再走5分鐘,來到湖開大廈旁邊的果蔬市場,這里有固定攤位,也有流動小攤販。彭小姐對小攤販上的菜不太放心,“出了問題去哪里找?”。再往下走到新開鋪路口,有兩家超市,彭小姐經常來,因為“超市里的選擇性大,分量足”。
市民李阿姨則認為超市里的菜不夠新鮮。她的首選是馬路對面的果蔬市場,“菜新鮮,你買的次數多了,對他們有了解了,差不多是可以放心的”。
調查:九成市民希望蔬菜直接進社區
針對當前菜價和市民買菜習慣問題,本報在紅網做了一個調查,調查顯示:69人中,一半左右的市民每月花在買菜上的錢在500元以上;一半以上的市民,習慣在家門口的菜攤買菜,剩下的多在超市或菜場購買。九成市民認為菜價貴,認為是“中間的流通環節和各種管理費、租金拉高了菜價”,他們希望能建立蔬菜直進社區制度,“菜農和市民都能得到實惠”。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