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豬肉(左)制成的假牛肉 資料圖片
今年1月,無錫天鵬食品城某攤位被曝銷售假牛肉160余噸,涉案金額達到389萬余元。辦案人員發(fā)現(xiàn),在制假販子背后有政府部門的人通風報信。昨日快報記者獲悉,因為涉嫌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等,負責該食品城的無錫工商部門監(jiān)管員唐某某,已于9月6日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10萬元。
黑作坊制售假牛肉
2010年12月9日,無錫公安機關接到舉報稱市場上有人銷售假牛肉。經過調查,今年1月4日,公安機關在該市惠山區(qū)某作坊搗毀了一個用種母豬肉制作假牛肉的制假售假窩點,這個制假窩點由高某等人經營。警方現(xiàn)場起獲的肉制品,經無錫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多家單位質量檢測,均非牛肉制品,屬于不符合《食品添加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gb2760-2007)的不合格肉類制品。
據調查,2008年12月初,高某的一位朋友跟他開玩笑說:“老高,現(xiàn)在市場上有人在做假牛肉生意,那可真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啊。”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為了盡快學會和掌握假牛肉的加工制作工藝,高某為此煞費苦心。2009年春節(jié)剛過,他到外地花重金拜師學藝兩個多月。回到無錫后,高某又在自己所學的基礎上反復實驗加以改進,終于練得了一手“絕活”,而且每次加工燒制半成品假牛肉的最后添加佐料環(huán)節(jié),都是由高某一人獨自操作完成,以防自己“絕活”外泄。
自2009年7月開始,高某和他的女兒、女婿等13人組成的家族式黑作坊,以9000元錢左右一噸的價格從河南購進老母豬肉,使用亞硝酸鹽、磷酸鹽進行腌制,利用胭脂紅、紅曲粉進行上色,再添加卡拉膠、牛肉一滴香等添加劑燒制成半成品,冒充牛肉對外批發(fā)銷售。在他自己的攤位上,這樣的“牛肉”賣價為9~11元一斤,而正規(guī)的牛肉價格接近30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