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大半年的農民,就盼著有個豐收年。然而,面對著自家田里還沒成人半個巴掌大的玉米,莊河市大鄭鎮小姜屯和王臥龍屯的30多戶農民欲哭無淚。
玉米沒有成人的半個巴掌大
8日下午,記者來到大鄭鎮小姜屯時,十來位村民先把記者領到了玉米地。一到地里,記者就注意到這片地里的玉米,要比旁邊地里的玉米矮上許多,而且結的玉米穗又細又小,還有不少連玉米粒都沒結。
一位村民掰下一穗玉米,扒開葉子后將玉米放在手心里。記者看到這穗玉米還沒有成人半個手掌長,玉米粒參差不齊,粒少得都能數過來。在村民所掰的數穗“微型玉米”里,最小的只有正常玉米的四分之一,最大的也不到正常玉米的三分之一。看著這些“微型玉米”,村民們有說不出的難過。
近40畝地出現“微型玉米”
據村民介紹,小姜屯和附近的王臥龍屯總共有30多戶村民近40畝地里長出了這樣的“微型玉米”。正常情況下,一畝地能收1500多斤玉米,而這樣的玉米一畝地的產量可能還不到正常產量的30%。出現問題后,這30多戶村民發現他們基本上都是在莊河市同一家種子店買的沈農1號種子,他們懷疑種子有問題。他們曾找到種子店,但種子店認為種子沒問題。隨后,這些農民找過村委會、工商局、農委等相關部門。
專家稱是玉米粗縮病所致
隨后,記者找到當地村委會。村委會的調解員告訴記者,為此事他們找過莊河市種子管理站,莊河市種子管理站將相關情況報告給大連市種子管理站。大連市種子管理站組織相關專家也來這里進行調查。記者在村委會看到了由相關專家出具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顯示出現“微型玉米”是玉米粗縮病所致。報告顯示,“與鄰近地塊其他品種相比,沈農1號發病重”。專家表示,如果村民對調查報告存有疑問,可向省種子管理部門申請二次鑒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