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老面饅頭的黑幕
與老面的"駭人接觸"
一次偶然的經歷,記者親歷了老面饅頭的制作現場,讓人觸目驚心,瞠目結舌。今年秋天麥收時節,在河北農村某地,筆者在一位熟人引領下來到了一個村子進行饅頭市場調查。一條坑坑洼洼的土路貫穿全村,車輛所過之處,塵土飛揚,土路的盡頭有一片垃圾堆和一個快要干涸的池塘,散發出令人作嘔的臭味,路邊一個用石棉瓦臨時搭起來的簡易工棚,屋頂上冒著黑煙,就是我們要去的老面饅頭加工地。
推開虛掩的木門,里面是一個雜亂的院落,一股嗆鼻的氣味撲面而來,令人窒息。在一條由長板拼接而成的案板邊,5-6個光著膀子的小伙子在汗流浹背的揉面,汗水順著手臂拌入了面團中;在旁邊的一間屋子地上鋪著一張彩色尼龍布,上面堆著面團,旁邊圍著一排磚頭防止面團逸出,許多綠頭蒼蠅不時在面團上飛來飛去,此起彼落,空氣里彌漫著一股難聞的酸臭味。老板介紹說,那就是準備第二天制作饅頭的老面了。環顧四周,衛生環境極為簡陋:做饅頭用的砧板邋遢不堪,機器上布滿了發酸的面塊和灰塵,地上污水橫流。在院子中間還有一個小洞,老板介紹說是燒硫磺用的:饅頭蒸好后擱在上面用硫磺熏一會,賣相極好的雪白饅頭就出籠了。用油膩膩的被子包上保溫,賣給附近的居民和城里的超市。沒有賣完的饅頭就把它碾碎摻回老面再次利用,絕對不"浪費".
據悉,這種規模小、條件惡劣、人員素質低、沒有任何生產許可證明的老面饅頭坊絕非個別現象,最近在全國很多地方相繼反映和投訴老面饅頭引起的衛生問題,山東甚至還出現老面饅頭中毒事件,這些饅頭作坊銷售的饅頭衛生狀況堪憂,是到了進行規范和整治的時候了。
老面衛生觸目驚心,豈能"眼不見為凈"!
筆者對一些老面饅頭坊的原料進行了衛生檢測:發現老面中的菌落總數,大腸桿菌嚴重超標,甚至檢出了對人體有害的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這些物質自于加工過程中環境的污染,消費者哪里知道自己平時吃的饅頭竟然是在如此骯臟的條件下生產的;還有部分人衛生安全意識不強,認為只要饅頭沒有發霉沒有雜物,就是干凈的。作為食品,應該具備兩個基本的條件:首先是能夠充饑,滿足身體機能的需要,其次才是滿足人體的嗅覺味覺等需要。試想,如果饅頭連起碼的安全性都不能保證,又怎么期望它能夠充饑?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