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實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蜂蜜》今日實施
微博爆料:全國年銷售蜂蜜50萬噸,其中有40萬噸是"白糖蜜"
蜂蜜新國標今實施 蔗糖含量有限定
今日,升級之后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蜂蜜》開始正式實施。
新國標對于蜂蜜中蔗糖含量過高的問題做出了明確規定:100克蜂蜜中至少應含有60克果糖和葡萄糖。桉樹蜂蜜、柑橘蜂蜜、紫苜蓿蜂蜜、荔枝蜂蜜和野桂花蜜的蔗糖含量要小于或等于10克/100克,其他蜂蜜則要求小于或等于5克/100克。
新國標還增加了蜂蜜的定義;將原料要求改為蜜源要求;修改了感官要求和理化指標;增加了污染物限量、獸藥殘留限量、農藥殘留限量等。
秋季來臨,喝上一杯甜蜜蜜的蜂蜜水是不少人用來解秋燥的好方法。
但是隨著近日微博上爆出的一條消息,稱國內每年有40萬噸蜂蜜是用白糖加工而成,這再次引發了人們對于蜂蜜質量的關注。
微博爆料:市售八成蜂蜜由白糖勾兌
日前,河南一食品公司經理在微博上爆料:全國年銷售蜂蜜50萬噸,其中有40萬噸是用白糖加工成的假蜂蜜。
按此計算,全國市場上銷售的蜂蜜中,高達八成都由白糖勾兌而成。微博一經發出,引發了大量關于自己家里喝的蜂蜜究竟是正宗的,還是人工造出來的討論。
中原蜂業協會副會長何昕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上述食品公司經理微博發布的數據并不準確。"國內蜂蜜流向主要是瓶裝蜂蜜、飲料廠、食品廠及藥廠,其中蜂蜜消費量和產量之間肯定有缺口,但考慮到出口以及工廠庫存等因素,比例應該沒那么大。"根據多年觀察,以及綜合各方數據推算,國內蜂蜜造假數量可能在8至10萬噸之間,占每年消費量的20%左右。
市場亂象:同品種、規格蜂蜜價差40元
昨日上午,在沈陽市長江街附近某大型超市內,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品牌的蜂蜜。即使是同樣規格、同樣品種的蜂蜜,價格相差也比較懸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